1951年出生,原九江书画院院长,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常务理事;中国一级美术师。

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及学术邀请展并获奖,部分作品为中国美术馆及德国、日本、新加坡、台北等机构和收藏家收藏,并在新加坡举办“徐东林油画个人展”,出版个人作品集……

东方语境

艺术是艺术家生命外化的呈现;是能够感受到艺术家创作和思考的直接表现;是艺术家身体与精神的真诚表达。它没有功利性,没有世俗性,是纯粹的、鲜活的。我想徐东林的艺术就是如此。

他1970年开始至今未曾中断过对于艺术的探索,这种执着精神是可贵的。不论生活多么艰辛都不曾改变自己心中对艺术的追求。他一直以来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不断试验和挖掘生命本体在各种文化下的表达。他的绘画作品无论是水墨还是油画都在表述一个命题——东方语境……

读徐东林的油画有感

于画界,徐东林先生的声名当然在于油画,但鲜为人知的是他自由灵动的水墨作品。我不认为他对其水墨创作的自谦是“公正”的,感觉他在玩味水墨时似乎更显超然。在他的油画作品中,如山水系列、《平安夜》和《漫天星辰》等,慨叹之余似乎总能看到作者的苦苦探索:符号安置、构图斟酌、语言取舍,用心良苦不一而足,而水墨却浑洒自如得多。这并不是说两者孰高孰低,而是提醒我回到油画和水墨的原初分别上来,即它们在整个历史文化背景、语言符号、技巧方法上的相当差异。这些差异在具体创作中可能显现为何种情状?作为两者兼修的中国画家,在此交错的过程中又会遭遇到哪些困惑和问题?吴冠中也曾面临类似的困境:“当油画工具不能表达所思时,又求助于水墨,油画是我水墨画的基石,水墨是我油画的脉络,她们伴我终生,是我艺术整体的正反、面,或两个侧面。同样,色彩与黑白永远在我画面中相搏、相亲,经常此起彼伏,紧随着作者的喜怒哀乐……”

读徐东林的油画,可以了解到徐东林由现实主义转向意象性探索是个漫长艰辛的进程。而从一开始,很多现在看来业已成熟的思考都潜藏在早期创作当中了。徐东林在早期的写实主义画面里,就已经有了思变的实践,所谓变是指不再满足于写实性再现而是倾力于表现自我的个性与情感……

自然与生命

看徐东林的画好像在看一段历史,既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历史也是他自身心灵的的历史。徐东林的画离不开乡土,但是在他的每一个阶段,乡土都有不同的意义。中国的很多艺术家都是从现实主义起步,徐东林也不例外,早期作品就是乡土现实主义。乡土可以是题材,也可以是经验。说是题材就是把乡土作为表现的对象,中间有着主体与客体的距离。说是经验,那即是说乡土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乡土不只是他要表现的题材,而是他的生命的对象化,题材中融入了他的生命,当他表现了乡土的时候,也表现了他自己。徐东林应该就是这样的。他的早期作品《金舟》(1984)正好是乡土现实主义盛行的时候,但他没有追求那种很写实的“乡土”,画面上增加了很多形式的因素,平面化的空间、装饰性的颜色和线条的造型,都反映出他对形式的关心更胜于内容。他后来艺术的发展也是循着形式的路线,而没有局限在现实主义。但是这不等于乡士对他没有意义。

其实,乡土是徐东林不变的精神,他更注重的是形式的表现力,如果乡土是客观的对象,他要表现的是对象内在的真实,这种真实也就是他的主观投射。在徐东林的作品中有一种梦幻的感觉,他确实也画了一些梦的题材,如《夜梦倒影》。画面的房子都是斜着的,沉重的轮廓和暗夜像梦魔一般,汽车的倒影成了毛驴,……。梦的表现是表面上的,梦的深层是被遗忘的记忆……

徐东林油画近作杂惑

东林画画,按他自己的说法,第一个“画”字是动词,第二个“画”字还是动词,两个“画”字的重叠叙述了一段段难以言说的心路历程,他自己规定的语法成就了他独特的画风。泛泛地感受,东林的画总带着那么一股神兮兮的诡奇。记得去年赴京在“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中偶见其精致的《伊水》,那鬼斧神工般的塑造使用的竟是如歌的柔美色调,恣肆的厚重笔触与自由的信手涂抹竞凝固在严整的现代构成之中!那确是一张不可多得的好画,我甚至情急地认为那是他近一阶段匠心独运的唯一,没想到《伊水》竟之二之三地排开去,构成一片生死相恃可道而非常道的心灵风景。这批画看似抽象,实则差不多都是具象的构成,松紧张弛,厚薄轻重,自然地呼吸自然地生成,唱着生命的赞歌,也述说着生命终止后的永恒。“仁者乐山”,或许山岩上刻下的历史具有更坚实的意境。稍早一些时候画的《烛台》则更具“本体”特色,瘦瘦高高的如东林兄的形貌特征,那氛围令人想起《聊斋》中的场景:精气缭绕却并不怎么森森然,大约是潜意识的历史沉积,现实中远古的记忆正悄悄消解,缕缕惆怅的往事也已尘封。几幅《夜梦》画得更为平和优美些,外在的图式尽管大幅度地变幻着色调,而精神内涵却一再重复着躁动的秩序与诡奇中的宁静,一个个潜意识背靠看一个个朦胧的梦境。

东林做人带着中国传统儒家的风范,东林作画则更具禅宗色彩。情感在笔下自在抒写,把着生命的一次次律动,运用表现主义的造型手法,却祛除了其失控的狂热与躁动……

徐东林:一个隐藏着的油画大家

每个画家的绘画方式因其气质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方式。在漫漫油画路上走了40多年的徐东林先生对我说,他在动手画一幅画之前,如果找不到一个比较好的“核”,找不到兴奋点的话,是不会动手的。

相对于过去而言,东林的绘画环境大大改观。在一片浓郁茂密的竹林和近似苏州博物馆的现代建筑物中,我在东林工作室坐下来。清瘦颀长的东林,看上去颇有几分疲惫几分沧桑,薄薄的镜片下闪着几十年修行的智慧,对过眼云烟的名利淡泊和随和谦恭的态度,使得我对他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东林说,如果上帝允许我作第二次选择的话,我想我再也不会有这种勇气和胆量选择绘画这个职业。他至今仍弄不清楚当初是什么原因促使他走上了这条叫人伤透脑筋的路……

我看东林的油画

东林是我的老友,他的艺术在发展,我们之间的往来交流也在继续。一晃数十年,当我们都已入不惑之年时,听到了他将赴新加坡办个人画展的消息,真为他感到高兴,当然也就想借机谈谈,以呈奉给爱他艺术的朋友们。

认识东林是在中央美术学院,那时我们是油画研修班的前后同学,我比他高一届,那时正直学院教学氛围最好的时段,因此我们相互多有切磋的机会。而后他长居江西庐山脚下的九江市,而我由于心性使然,便在皖南风景如画的名山—— 黄山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黄山与庐山恰隔省相望,皆是以山为友的我们,亦是常相往来。一山飞峙大江边的庐山,坐落在通达的水路畅途中,往来便利。由于地理位置,自然风貌的因素,自古庐山就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无论是陶潜的归隐,还是白鹿洞书院文人雅士的身影,都在岁月中融合在了庐山的韵角中……

徐东林其人其画

徐东林同志是出席全国第四届美代全中仅有的十数名青年代表中的一个,说明在选举出席全国美代会的代表时,我们江西还是独具慧眼和不拘一格的。 和东林相交,已有十六七年之久.多是在南昌开会时相遇,短短数目即返,不能说对他有多么深入了解,但总有一个十分强烈的印象,自觉很有必要将这些写出来。

东林是一个面貌清瘦举止普通的青年,没有念过什么专科大学,也就是被习常称为“野路子”里走出来的人。自幼家境几遭挫折和不幸,至使小小的年纪便承受了全副家庭的重担。对于一个在艺途上自强不息的人来说,这无疑又是重重的困境。然而,这一切阴影却没有阻止东林在艺途上的进取,以一预赤子之心,将自己仅有的一点时间和热忱全部奉献绐了艺术……

画出中国人审美倾向的油画

不久前在和东林书信交谈中,他对我说:“我的终极的梦想是画出中国人审美倾向的油画,但必须具备油画的本质”,我也有同感。

中华民族本来是一个最善于吸收外国民族优秀文化来富自已和完善自已文化的伟大民族,东林的梦何曾不是今天许许多多中国油画家的共同愿望呢?事实上已经有不少画家在这条道上走了很长的路,有的甚至取得了成功……

凡注明“来源:央广网江西频道”或图片logo为“CNR艺述”的所有作品,均为央广网江西频道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尤其通过本网发布的作品图片,受著作权人委托,本网在此声明禁止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未经书面授权的情况下违法转载或使用。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 版权所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