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央广网首页
  • 马志明,籍贯广东。
  • 1986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获艺术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美协会员,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 2015年:编著与出版研究生教程《现代油画创作与试验研究》
  • 2015年:出版《当代油画-马志明意象油画专辑》
  • 2014年:油画《金秋瓦窑堡》在全国第十二届美展中获奖提名
  • 2013年:被评为江西省文化领军人才
  • 2012年:出版专集《当代油画名家个案研究—马志明》
  • 2011年:在北京798艺术区千年时间画廊举办个展
  • 2011年:参加中国美协人文江南展览
  • 2011年:被评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
  • 2010年:在南昌千年时间当代艺术馆举办《诗意的追忆》个人油画展
  • 2009年:在南昌千年时间当代艺术馆参加与策划《墨攻》展览
  • 2009年:出版《中国油画十大名家》
  • 2009年:在北京798艺术区千年时间画廊举办个展
  • 2008年:在南昌千年时间当代艺术馆举办“风化之美”个人艺术作品展
  • 2008年:参加《美术大事纪》三周年纪念活动作品邀请展
  • 2007年:参加《中国油画》与浙江师大主办的首届全国师范大学名师作品展
  • 2007年:出版专集《中国油画名家画库—马志明》
  • 2007年:系列作品发表于《美术关注—中国油画名家》
  • 2004年:出版专集《中国油画二十家—马志明》
  • 2004年:油画《外婆家的地窖》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并获铜奖,同年发表于《美术》
  • 2003年:系列作品与论文发表于《美术观察》-----“本期名家”栏目
  • 2002年:油画《延河边的窑洞》入选“纪念毛泽东在延安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十周年全国美术展览”被评为优秀作品

马志明:从油画里追求大自然风化的痕迹

马志明,籍贯广东。1986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获艺术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美协会员、江西省美协常务理事、江西省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执行院长,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文化厅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文化领军人才。在多年前,我的画面中开始出现自己喜欢的意象形态,到逐渐追求意象语言,发现自己的想象力是如此的平泛。所以,由此想到一件事,这就是要做丰富自己的一点想法都要花费自己许多的精力。 ……[详细]

景之境——读马志明风景油画有感

“镜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境界,许多时候不仅仅是作为感情的抒发,更多时候用来描绘美丽的风景。马志明的作品,画中的诗意独特地别有一番风味,画面的题材简单、朴素而又让人再熟悉不过,那往往是一间矮矮的村舍,一垄弯弯的田埂,抑或是一汪浅浅的池塘,这样随处可见的南方农村的小小场景,在马志明的画笔下都绚烂斑斓,铺陈出梦幻般旺盛的生命力来。然而,这样旺盛的生命力,展现出的却是如此安之若素的淡然心境,隐约显露的,或许还有画家的纵情、恣意和自得。性情与才情都流淌于笔...……[详细]

追忆逝去的情怀——关于马志明的油画创作

如果以传统“反映论”与“再现论”的标准看问题,艺术家马志明近年推出的一系列作品,用的肯定不是忠于客观表象的具象写实风格,而是超越客观表象的非具象表现风格。因为那些画中的对象虽然能让我们很快明白是一些或存在或逝去的老房子,如窑洞、民居等等,但并不肖似于对方,即不仅在形体上显得模糊不清,而且常常是以单色调——或黄或绿或其它出现。实际上,任何人都可以凭着他的视觉经验做出判断:马志明的油画创作与现实对象是大相径庭的。按理说,马志明是受过科班训练,以写实风格来表现对象显然不是问题。此外,他的一些作品还是由写生转化而来。那马志明...……[详细]

诗意的追忆——读马志明作品有感

马志明的艺术受到大地上的痕迹的激发。从黄土高原刀劈斧削般的沟壑,到江南水乡斑驳淋漓的印痕,凡是与痕迹有关的东西,无不让他着迷。大地上的痕迹,是人与自然相互竞争的产物。艺术家很容易从这种场面宏大的较量中,发现悲剧精神和崇高力量。在大地上留下痕迹的人类,如同跟命运搏斗的英雄,难免毁灭的厄运,但也正是通过毁灭,才能展示自己的超强力量。马志明没有选择这种英雄主义的解读,因为他对人类的英雄主义姿态心存疑虑。但是,马志明又没有像某些极端的反人类中心主义者那样,将人类留在自然中的痕迹视为劣迹斑斑的罪证。马志明采取了一种中间的解读方...……[详细]

风化与痕迹——读马志明的绘画有感

在当代中国艺术界,人与人、人与其制造物的关系成为艺术关注的主要内容。这当然是因为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处在前所未有的日渐城市化和都市化的进程之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在距离上如此紧密,人与其生产成果的关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科技的介入。然而,这种地理空间意义上距离的改变,这种科学技术的理性逻辑的巨大力量,却经过几百年的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如今,它也来到了正在改革和发展的中国,使得对于发展中负面问题的意识,成为中国政府和民间个人的普遍的共同话题。 ……[详细]

生命的迹化——马志明和他的作品

广袤连绵的黄土高原腹地,在这片被称为“晋陕峡谷”的黄土地上,世世代代的人们沿袭着一种古老的居住形态——窑洞。这就是马志艺术创作的母题。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丁方在中央美院展出了他的黄土高原素描系列,这些素描很多由秃铅笔所完成,拙朴而沉重,以此为起点,丁方完成了《城》系列的创作,并奠定了他在中国画坛的地位。同时远赴秦晋高原写生的还有尚扬,尚扬在高丽纸上探索平面化的画面处理,作为他对苏派油画一统天下局面的反叛。稍晚些时候,年轻的广州美院毕业生段正渠也在陕北的信天游中重新找到了鲁奥的精神,他们在中国画坛掀起了一股“黄土”旋...……[详细]

游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文艺复兴后的欧洲,在一个较长时间内的绘画作品是比较写实的。当时的艺术家着迷于在二维的画布上去营造三维的效果。光影效果和透视的介入使得这种“假象”更加的“真实”。而中国传统的人物、山水是比较平面的,是没有光影和焦点透视的。所以中国传统的绘画作品是平面的、二维的。(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可能更忠实内心的真实)马志明的《传统痕迹》、《溪头岸边》、《太行山景》这几个系列的作品确游弋在二者之间,相对于传统的山水画少了些“率性”,多了些“份量”,相对于西方的写实又少了些“规范”和“真实”,多了些“洒脱”和“不羁”。 ……[详细]

发现自我的艺术世界——观看马志明油画有感

在全球化背景下,物语与都市消费主义泛滥一直在不断复制某种秩序和某种生活方式。人类社会无节制地向自燃的母体无情索取。造成客观的现实中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贪婪与高速扩容的现代社会逐渐丧失了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与生存的家园环境,马志明在多年的写生经验及表现现实环境中非现实空间层面的转换是一种不受艺术流向与流行的自觉绘画主张,画家着眼自己最熟悉的土地上,一最熟念与深度情感的放逸表现中,相由心境由心,酣畅的游走在原生的静与物中,但又不拘泥景与物的现实细节,仅是在光阴交错中从容找寻最符合自我性情的视像,虚幻的景仰或真实的物,但既不...……[详细]

关注:风化,正在继续……

近期我在创作思路上有点调整,应该是在保持以往想法的前提下把空间拓宽了一点。前一些时候的作品在画面中表现风化的问题更多,近期的作品表现痕迹化的想法多了一些,平面化了很多,色彩可以更自由地去表现,也可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从风化走向痕迹化的表现,题材上也可以更广泛,手法上也更自由。近期我在创作思路上有点调整,应该是在保持以往想法的前提下把空间拓宽了一点。前一些时候的作品在画面中表现风化的问题更多,近期的作品表现痕迹化的想法多了一些,平面化了很多,色彩可以更自由地去表现,也可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从风化走向痕迹化的表现,题材上...……[详细]

走向痕迹化的过程

九零年在西安美术学院学习时,我在秦岭脚下的兴国寺就能感受到黄土地的气息,感受到人们朝黄土地要生存的顽强精神,这和鱼米之乡的南方相比的确是两种情境。九二年十一月份第一次去陕北,陕北的冬天非常苍凉,站在高处远眺四周,感觉人非常渺小。大自然的力量造就了陕北冬天苍凉的感觉。远处的梯田与窑洞显示的是人在自然中活动留下的痕迹,这就好似观看古代壁画和古代雕刻的感觉一样,壁画剥落的表面与残缺的雕像中仍然留有生命的形态,这些生命的形态仍然留给人们许多想象。陕北窑洞的变迁,是人们生存过程的变迁,人们在黄土地上不断的挖掘,而窑洞又不断的消失,这就是人们在大自然中留下印痕的活动过程。 ……[详细]

意象油画创作与实践随想

意象油画,其实是有许多语言样式上的可能。这种丰富性的思维与表现性语言的探索正在让许多人彻夜思考。无论是殖民文化还是本土文化,在此时此地,总是会在互相影响中走向完美的结合。然而,在这个进程当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思路上的困惑。许多油画语言的实践,总是伴随着许许多多的失败在进行。在多年前,我的画面中开始出现自己喜欢的意象形态,到逐渐追求意象语言,发现自己的想象力是如此的平泛。所以,由此想到一件事,这就是要做丰富自己的一点想法都要花费自己许多的精力。当我们的创作进入到思想、语言、技法均无旁人依靠和参照的时候。对丰富性和深厚性的完善更显困难。记得我自己做风化系列作品的时候,画面表现语言依然建构在三维模式之上,所以,要做到用笔用色的自由是非常困...……[详细]

并非传统

我在牛皮纸上的墨稿,严格地来讲不是水墨作品,而是为寻找新的构成方式进行的探索,为材料的安排进行的思考与想象,并且常常被视为是素描稿。一拿起铅笔与木炭,以前学过的学院素描就顺手而来。为了在某些创作中摆脱这个局面,我利用毛笔或其他工具来做练习,目的在于寻找有别于他人的图式。但这些构成规律仍然是现代构成中的规律。我将一些比较微观的东西进行放大,描绘,得到的感觉以另一种形式融入油画,目的就是为了寻找不同的“看问题的方式”。另外、 用油画眼光去看毛笔出现的效果,可以得到许多比较简练的形体;同时还可以找到不同的形体与构成感觉。所以,这个“墨攻”还在继续,不停的实验还将启示我。真正的水墨非常丰富,传统中好看的太多。一旦重复了已有的东西,我将远离...……[详细]

力量的印痕

力量的印痕,是我思考的关注要点。我关注人类生存所留下的痕迹,也关注大自然力量作用于人类生存环境所留下的印痕。这体现了生命总是不断的出现,又逐渐的消失的过程。在今天看来,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所关注的大部分是社会内部的问题。其实,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已日益严重,而反过来受自然的报复也日益加深。如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海平面升高,各种害虫在冬天不能被冻死所带来的森林毁坏,青藏高原冻土层的逐渐融化,许多地区的降水量的反常等等现象正在一步一步的向人类逼近。当人们发现二十万年前的一块化石中有类似现代胶鞋印的痕迹压在三叶虫的上面时,人们会想,以前地球上人类的文明消失过几次呢?生命是顽强的,但也是脆弱的。人类在大自然中的活动痕迹既会出现也会消失。从宇...……[详细]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 版权所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