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十竹斋”由明代的篆刻家、出版家胡正言创立,他主持雕版印刷的《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成为中国版画印刷史上的高峰。20世纪30年代,鲁迅与郑振铎耗时七年编印《十竹斋笺谱》,使一度销声匿迹的十竹斋木版水印重现江湖。

2001年,杭州十竹斋艺术馆成立,湮没数百年的木版水印技艺得以重生。2014年,十竹斋“木版水印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杭州十竹斋艺术馆馆长魏立中是“木版水印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十竹斋的复兴与发展,是一代代木刻水印人艰苦奋斗、传承创新的结果。将木版水印发扬光大,进入千家万户,是十竹斋的梦想。十竹斋木版水印技艺的传承,是全社会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历程作出的重要贡献……[详细]

传统工艺的美好之处在于“它是一个纯净的行业”,相较如今大规模机械生产,它的价值在于本身蕴涵的美和文明,其间更因为人的创造,多了几分灵动的诗意。而作为古代印刷术的巅峰——“木版水印”,其所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饱含了中国辉煌的传统文化基因,笔墨刀工之间,绘的是人间烟火,留下的是一段传奇。

作为古代印刷术的巅峰,木版水印曾经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却几经起落,几近失传。如今,掌握这门技法的老字号仅剩北京的“荣宝斋”、上海的“朵云轩”以及杭州“十竹斋”这三家。

前世今生十竹斋

就因为在山坡旁,一个叫胡正言的人种了十余棵竹子,所以他起斋名为十竹斋,这大约是明末清初时期。这个胡先生是安徽休宁人,当时客居于南京金陵鸡鸡笼山旁,1627年,他主持完成了《十竹斋书画谱》,这是中国书版印刷艺术达到一个崭新高峰的标志。

就因为我在人群中多它了它一眼,公元2012年元旦的上午,阳光灿烂,我路过中山北路237号国都公寓时,看到一家名叫十竹斋店家的开张志喜,我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画廊的开张。

大约相隔400百年,胡正言的十竹斋交到了魏立中的手里,从此历史和现代完成了一种传承,一种交接……[详细]

“木版水印”的追梦人

非遗技艺的传承之路上,有很多与魏立中一样的追梦人。他们遇到的问题,也曾是魏立中面对过的。

自古流传下来的手工工艺和制作流程,是非遗技艺的根本,也是“魂”之所在。只有抓住了“魂”,非遗的传承才有意义。可这些古老技艺的传承,难在难学、难在坚持,一拨又一拨的年轻人兴致满满的入行,摇头叹气的改行这类情况比比皆是。

如何跨过延续古法“生命”青黄不接这道坎,手执“木版水印”接力棒的魏立中做了自己的探索和尝试……[详细]

饾版畅想:十竹斋的纸上传奇

魏立中的传承,精髄在于其画、刻、印三者均游刃有余;其东方主义的演绎:高调形式,低调表现,丝丝入扣,细腻入微。

假如我们将每一块待雕的木板看成魔法,那么,在看完魏立中手下的刻版后,可以想像,无数森林都会翘首等待着解除封印,释放灵性。

通过创作,艺术家为我们示范了一个超时空的链接,一种跨越了四百年的美学。

文化不灭,中华不绝……[详细]

窗影十竹 版传百世

走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展厅,就如同走进了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文化长廊,一件件、一项项精美绝伦的作品,令中国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色生香。

木板水印作为中国非遗第一次正式亮相就引起轰动,十竹斋沿用300多年的木版水印绝技,将名家大师的作品翻印得惟妙惟肖,潘天寿的《雁荡山花》、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李可染的《水牛》等吸引了众多中外宾客的眼球,而木版水印《富春山居图》更令观众叹为观止,生动诠释了“生产性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有力推动……[详细]

鲁迅、郑振铎与《十竹斋笺谱》的重刻

重刻《十竹斋笺谱》,不仅使明代木刻画得以流传,木刻画技术得葆青春,而且为后来木刻画特别是彩色套印术的新发展,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因为要不是鲁迅先生抢救及时,中国传统木刻画大有失传的可能,哪里还谈得上发展呢!

重刻《十竹斋笺谱》,共有两次。一九三四年重刻者,为通县王孝慈先生藏本,卷首由鲁迅先生作了说明:“纸墨良好,镌印精工,近时少见,明鉴者知之矣。”一九五二年重刻者,主要以郑振铎先生得获于淮上之本为据,郑先生作序说:“……推陈出新,取精用弘,今之作者或将有取于斯谱。”……[详细]

正言十竹拾遗浮世

几年来一直在做“直排与横排”这一课题,涉及版本美学与中国古代科技生产史研究,借此机会,接触了各个时期与印刷术题材相关的文献资料之后,胡正言以及他的“十竹斋”也就这样进入了我的视野。

随着相关资料的不断累积,以“十竹斋”为代表的中国印刷术和日本浮世绘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不断呈现在面前,我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十竹斋”为代表的中国印刷术以及通过印刷术呈现的生产方式,作为全世界范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在技术上,而且在思想意识形态层面上深刻地影响了历史的流变……[详细]

凡注明“来源:央广网江西频道”或图片logo为“CNR艺述”的所有作品,均为央广网江西频道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尤其通过本网发布的作品图片,受著作权人委托,本网在此声明禁止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未经书面授权的情况下违法转载或使用。已经得到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查看全文]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 版权所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