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眼下,正是春耕春种的关键时节,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12个乡镇各种粮大户趁着晴好天气全力推进早稻机插工作,田间地头处处呈现一派繁忙春耕景象。

在湖口县张青乡竹山村的广袤田野上,3台插秧机正开足马力,在平整的水田中来回穿梭,为大地铺就一片片新绿。机械化、智能化的春耕场景,不仅展现了现代农业的高效与活力,更为今年的粮食丰产打下了坚实基础。种粮大户陈广爱告诉记者,“今年早稻插秧比往年提前了一周,700亩早稻仅需一周即可全部完工。”

相较于传统人工插秧,机械化作业展现出显著优势。伴随着“咔嚓”的机械声,插秧机所过之处,一株株嫩绿的秧苗被精准插入田间,转眼间,水田便披上了一层“绿装”。“机械插秧使秧苗行距株距均匀整齐,深浅控制精准到位,既保障了秧苗生长一致性,又为后续田间管理提供便利。有利于早稻产量的提高。”陈广爱表示,“今年种植的早稻秧苗长势较好,预计每亩产量600公斤至750公斤,下一步还将投放鲫鱼苗,实施‘稻鱼共作’,进一步提高土地效益,助力粮食稳产增收。”陈广爱说:“一两鲫鱼苗,到丰收时,可以长到1斤左右,按照每亩50斤鱼苗,可收获500斤鲫鱼。”

插秧机正开足马力,在平整的水田中来回穿梭,为大地铺就一片片新绿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湖口县,像竹山村这样的春耕图景并非个例。目前,全县3万余亩早稻田已陆续进入插秧高峰期,也将陆续实施“稻鸭共作、稻鱼共作、稻虾共作”等多种模式,不断激发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让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升级,以科技为笔、以大地为纸,书写着新时代的“农耕答卷”。(徐会刚 刘可)

编辑:胡斐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