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昌3月17日消息(记者周蓓)春天的赣鄱大地,江风带着奋进的气息扑面而来。
一批批重点项目加速推进、一个个生产车间高效运转、一片片春日花海引得客来……踩着春天的鼓点,江西各地处处跳动着加快发展的强劲脉搏,各行各业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奋力前行。
“踏”春提速 项目建设火力十足
连日来,九江瑞昌市疏浚产业园项目优化施工计划,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倒排工期,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再提速。
在疏浚产业园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各类大型机械设备有序作业,工人们分布在各个施工点位,各司其职,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疏浚产业园建设现场,各类大型机械设备有序作业(央广网发 张玉周 摄)
“我们分成几个区块来倒排工期,基本上每个区块都是按照我们的节点、工期要求加班加点施工,按照时间节点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疏浚产业园项目施工负责人陆浩表示。
据悉,疏浚产业园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疏浚大厦、会展中心、地下室、场地绿化铺装、市政道路等。项目建成后,对于瑞昌市疏浚产业具有重要的集聚效益,将会加快推动优质企业聚集,打造高品质产业发展空间,塑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产业园区。
瑞昌市作为中国知名疏浚之乡,为持续强化竞争优势,瑞昌市还出台了《关于促进瑞昌市疏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在疏浚行业企业的招引、注册、培育、升级等方面,给予多项政策支持,为企业和从业人员提供了优质健康的服务,全面提升瑞昌市疏浚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人勤春早 春耕备耕沃野逐梦
为不误农时,赣州上犹县春耕备耕利用科技赋能,抢抓农时,积极做好数字化工厂早稻育秧、农资储备调运、农机检查维修等春耕关键步骤,为全年粮食丰收开好头、起好步,田野上处处是辛勤耕耘的身影。
在该县东山镇元鱼村归心农业数字化育秧工厂里,农业技术人员正在指导农民为早稻中早35号种子添加包衣,对生态有机土壤进行配制,为即将实施的数字化早稻育秧做好充分准备。
航拍数字化育秧工厂(央广网发 王健 摄)
“我们现在储备了良种,正在进行包衣工作。包衣的目的是杀菌杀虫,确保出芽率。我们还储备了化肥种子,农机也在进行全面检修,确保今年早稻丰产丰收。”上犹归心农业数字化工厂土专家、农民农艺师白庆宝告诉记者。
自去冬今春以来,上犹县积极做好化肥、良种、农药、农机等农用春耕备耕农资筹备储运工作,为应对化肥价格的上涨增加农民种粮成本,从早开展了化肥储备工作,主动对接农资供应商,提前储备化肥1652吨、农药42吨、种子8.5万公斤,充分满足春耕粮食生产需要。
不负春光 “春日经济”活力十足
春风拂过赣西大地,新余渝水区人和乡的千亩油菜花田正肆意绽放。一列列银白色高铁列车疾驰而过,穿梭于金黄花海之间。这片被网友誉为“开往春天的列车”的网红打卡地,正以“高铁+花海”的独特魅力,激活乡村经济新活力。
“高铁+花海”,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央广网记者 周蓓 摄)
清晨,人和乡观景台上早已架起数十台相机。“高铁穿过花海的瞬间太震撼了!我连续三年来这儿,每次都能拍出‘爆款’作品。”来自南昌的摄影爱好者李峰感叹道。
人和乡依托毗邻高铁沿线的区位优势,连片种植油菜花170余亩,大力发展“油菜花观赏+旅游”等多元经营模式,精心设计“铁轨穿花海”景观带,吸引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同时,设置了多个旅游服务点,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进一步丰富旅游体验。
据了解,今年花期,当地日均接待游客超2000人次,周末更是突破8000余人。
村民纷纷响应,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热情迎接远方的客人,为游客提供地道的乡村美食。村民们高兴地说:“以前这油菜花就是普普通通地开着,没想到现在成了咱们增收的宝贝。每到花开季节,游客多得数都数不过来,我们在家门口就能赚钱,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一列高铁,一片花海,一条共富路。当金色花浪再次拥抱铁轨,这片土地上的春天故事,正在续写更动人的篇章。
- 2025-04-04 11:51:34
- 2025-04-04 11:09:47
- 2025-04-04 11:09:47
- 2025-04-04 11:09:47
- 2025-04-04 11:09:47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