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吉安遂川县泉江镇盆珠村,有一对平凡夫妻——罗船英和刘家鉝。40年来,他们悉心照料年迈多病的母亲和智力残疾的小叔子,用坚守诠释孝道,以行动演绎亲情,成为当地孝老爱亲的典范。
悉心照料,二十四载无怨无悔
20世纪80年代初,罗船英和盆珠村的刘家鉝结婚了,尽管刘家鉝家境贫寒,且家中有位天生智力残疾的弟弟,但他为人忠厚老实、踏实肯干。夫妻俩勤勤恳恳,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相继生育2个儿子的同时,还悉心照料父母和智力残疾、行动不便的小叔子。
时间回溯到24年前,当时儿子尚在小学读书,全家生活的重担全压在夫妻俩肩上。有一天,刘家鉝时年68岁的母亲江二秀突发老年痴呆与精神障碍,且病情日益加重,生活无法自理。这一系列的变故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但夫妻俩并未被困难打倒,而是毅然挑起家庭重担。他们起早贪黑,在林场搬运木料,在石料厂打石片,靠各种苦力活维持家庭开支,一边艰辛养育孩子,一边耐心照料小叔子、赡养老人。
2007年,刘家鉝父亲过世,照料母亲饮食起居的重担全部落在夫妻俩身上。为母亲梳头、换衣服时,二人时常遭到捶打,甚至被 “喷口水”。在农忙季节或是深夜时分,母亲年事已高,神经系统控制力降低,常常会在深夜自言自语,起身打开所有灯,有时还不停呻吟。但无论多累,二人都会起身查看,耐心安抚,直到将母亲安顿好才休息。
无论日子多苦多累,护理母亲、照顾兄弟仍是夫妻俩每天必做的家务。他们每天帮母亲和小叔子盛好饭、夹好菜,有时还要一勺一勺喂母亲吃饭、喝水。周围的老表有时会问:“这么多年了,你们照顾这两个人烦不烦呀?”夫妻俩总是说:“孝敬父母、关心兄弟是我们的本分,无怨无悔,一点都不烦!”
言传身教,孝善家风代代传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夫妻俩做到了“久病床前有孝子”。
作为子女,他们每天为母亲端饭端水,清理排泄物,还定期给她洗澡,时刻守在母亲身旁。在夫妻俩的悉心照料下,老人家精神状态不错。作为兄嫂,夫妻俩始终将照顾智力残疾的弟弟视为己任,为他添置衣服、做饭、定期带他理发,照顾着弟弟的起居生活等等,几十年来尽心尽责。
他们的孝心孝行感染和激励着身边的人,街坊邻居都说:“如果没有他们俩真诚至深的孝心、爱心,老人怎么能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罗船英、刘家鉝均已年过花甲,两个已成家立业的儿子深受父母影响,懂得孝老爱亲之道。每次回家,都会给奶奶和叔叔准备好生活用品,有好东西也总是先给他们。如今,这个曾经饱受苦难的家庭里,充满了越来越多的欢声笑语。(曾小秋 李书哲)
- 2025-05-03 19:12:16
- 2025-05-03 17:35:31
- 2025-05-03 10:55:31
- 2025-05-03 19:24:40
- 2025-05-03 09:33:05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