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江西九江庐山保护区牯岭保护站救助了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领角鸮。工作人员在确认其状况良好后,将这只可爱的“夜之精灵”移至附近林缘地带放归。

“这种小动物(领角鸮)如果你是在路中间看到的,把它放到路边的草丛里,相对来说,对于它成活的概率是相对来说比较大的。”在第十二个“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日”即将来临之际,一场以“悠悠庐山,社趣无间”为主题的保护区自然教育科普讲座正在庐山市牯岭镇上演。

在庐山西线景区花径入口,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展板一字排开,牯岭保护站工作人员以趣味阅读、知识问答、科普讲解、发放宣传册页和纪念品等多种形式,引导游客共同参与到庐山自然保护事业中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通过庐山保护区牯岭保护站野外布设的红外相机监测查明,牯岭区域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穿山甲、白颈长尾雉,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大鲵、领角鸮、东方角鸮、日本松雀鹰、鸳鸯、夜莺、游隼等,牯岭保护站平均每年救助野生动物达10余次。

“人类与野生动植物的命运紧密相连。我们借活动普及知识,增强居民保护意识,为庐山野生动植物筑牢守护网,共同努力保护野生动植物,劝阻身边破坏生态的行为。”牯岭保护站工作人员曹端鑫表示。(胡晓山)

编辑:胡斐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