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哞哞哞……”近日,走进位于江西抚州临川区高坪镇甘家村的肉牛养殖基地,一头头体格健壮的西门塔尔牛憨态可掬。养殖基地负责人彭俊文将草料撒入牛槽,几十头牛立马围上前来,津津有味地咀嚼着“美味”。

彭俊文的养殖基地里,一头头体格健壮的西门塔尔牛憨态可掬

彭俊文是临川区孝桥镇人,今年44岁。多年来,他一直在内蒙古从事养殖业,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养殖经验。虽然在外多年,也赚了不少钱,但是彭俊文还是想回到家乡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彭俊文发现高坪生态环境良好,气候温和,是养牛的好地方。2023年初,彭俊文投资1200万元,来到高坪镇甘家村养起了西门塔尔牛。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很快盘活原抚纺农场,养殖500头西门塔尔牛。

为了使养殖的肉牛更加生态,彭俊文采取绿色养殖模式,引进甜象草进行种植。甜象草是一种优良的生态饲料,它柔软多汁,尤其适合喂养牛。目前,彭俊文已经栽种甜象草280余亩,基本上够他养殖的牛食用。同时,为了给牛补充营养,彭俊文还将部分牛放养在附近的山林里,让牛在林下自由觅食。“这样一来,我养的牛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不仅口感鲜美,而且安全、营养丰富。”彭俊文说,许多酒店的老板都主动来到村里购买。

西门塔尔牛津津有味地咀嚼着“美味”

养牛会产生很多粪便,对周围环境也不利。对此,彭俊文采取养牛与种草相结合的方式,将养殖产生的牛粪等作为草的肥料。如此,不仅大大减少了养牛的成本,而且种草的山地还能种植果树等经济作物。“牛粪对草生长十分有用,达到了循环利用的目的。”彭俊文说,多余的牛粪还可以制作成有机肥。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养殖的牛即将出栏时,肉牛价格却“大跳水”。这个消息无疑给了彭俊文当头一棒,让他损失了近百万元。怎么办?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彭俊文没有害怕。他认为,价格下跌是暂时的,只要确保牛的品质,价格还是可以涨上去的,仍然可以“东山再起”。

“今年,我准备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争取达到年出栏1000头的目标。”彭俊文说。

养殖基地的建立,让周边的村民受益不少。“我在这里一年能挣到差不多4万元,还可以照顾家里的小孩。”村民甘天和一边割草、一边说道。甘天和是甘家村村民,今年已60多岁。从创办牛场开始,他就在这里上班,每天割草、喂牛、放牛。像甘天和一样,村里有10多名村民在这里干活,人均年收入3万元。(供稿:抚州市临川区委宣传部)

编辑:周蓓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