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造一支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机电维修队伍,近日,赣州卷烟厂制丝车间聚焦“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原则,全面推进维修队伍“能上能下”动态管理机制改革,以制度创新激发人才活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制度创新,筑牢改革“四梁八柱”
传统的机电维修队伍管理模式存在晋升通道单一、考核流于形式等问题,导致部分维修人员安于现状,队伍整体活力不足。针对这一痛点,制丝车间坚持“制度先行”,系统编制《制丝车间能上能下实施办法》,明确“上”的标准,“下”的依据,“选”的机制等内容,为“能上能下”顺利开展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精准考核,立起选人用人“硬标尺”
为用好考核“指挥棒”,该厂构建起“多维度、全周期”考核体系,采用“日常岗位积分+专项加分+民主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对全体机电维修人员以年为周期进行动态评估。这一考核方式既涵盖全体机电维修人员日常的维修水平、团队贡献、创新能力、学习态度等指标,又包括上级评价、同事互评、设备操作工反馈,不仅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大家的能力和表现,更能够调动起积极性,让大家心中有目标、干事有方向、执行有力量。
机电维修工更换叶片加料机软管接口密封
分层培养,打通人才成长“快车道”
此次“能上能下”考评工作在车间有序开展,最终评选出两位后备维修工成功晋升为正式维修工,两位车间操作工当选后备维修工,一位维修工退选为备工。
宣布考评结果后,车间曹主任总结道:“‘能上能下’不仅仅是优胜劣汰机制,更是人才培育的催化剂。”针对“上”的员工,车间将提供拆装实操、技改项目参与等成长机会;对“下”的人员,将以技能培训、导师帮扶等方式助力技能提升,通过分层分类的培养,帮助全体机电维修人员找准定位,补齐短板,着力锻造出一支制丝维修铁军。
机械维修工对新遴选后备维修工开展师带徒培训
长效赋能,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为进一步巩固“能上能下”机制成效,该车间一方面建立“考核-调整-培养-再考核”的闭环管理机制,定期开展人员调整成效评估,并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车间生产实际等方面动态调整考核标准;另一方面通过谈心谈话、心理疏导等方式,消除员工思想顾虑,切实营造“能者上得服众,下者心服口服”的良好氛围;此外,将“能上能下”与车间薪酬激励、荣誉表彰深度挂钩,形成正向激励导向,让机制改革成为推动车间设备保供能力上台阶、企业制造水平再提升的持久动力。
从“固定岗”到“流动池”,赣州卷烟厂制丝车间以“能上能下”机制激活了维修队伍的“一池春水”。未来,企业将持续深化机制创新,让更多敢担当、善作为的人才脱颖而出,为实现赣烟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强合力。(供稿:江西中烟)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