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20日消息(记者朱敏 谢元森)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我国是世界上水稻产量第一大国,然而,一直以来,早粳品种在我国水稻生产中是一个空白。尽管育种家已经尝试了几十年,却一直未能培育出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早粳稻新品种。

“中科发1号”新品种成熟(记者 谢元森 摄)

  19日,我国双季早粳水稻新品种“中科发早粳1号”现场测产交流会在江西省上高县举行,经测产,该品种多种栽培模式均获得丰收。这一早稻新品种实现了我国双季早粳稻“零的突破”,意味着今后消费者提前一个季度就能吃上好吃的新粳米。

  在江西省上高县锦江镇石湖村的示范田里,200亩新品种(系)“中科发早粳1号”早稻稻浪翻滚,工作人员正在抓紧收割测产。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谢华安院士表示,新品种在机插秧、人工插秧、直播和抛秧等4种栽培模式下都表现优异,“这片田很有代表性,长势很好,穗数又多,结实率又高,主要的几个增产因素都不错,所以大家都看好它的产量。”

  经测量,“中科发早粳1号”机插秧田平均亩产达613.73公斤,抛秧田平均亩产达530.31公斤,多种栽培模式均获得丰收。

“中科发1号”新品种成熟(记者 谢元森 摄)

  作为“中科发早粳1号”新品种项目的牵头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看着粒粒饱满的稻穗,心里十分激动。李家洋说:“看到这个长势非常高兴,因为它体现出丰产之前的长势状况。比如说它的株高、穗系、它的粒度大小以及它整个的健康状况,没有倒伏,没有病害之类的。”

“中科发1号”新品种成熟(记者 谢元森 摄)

  一直以来,双季早粳品种在我国水稻生产中是一个空白。目前我国所有的双季早稻品种均为籼稻,是3月中下旬播种、7月中下旬收获的南方籼稻品种。早籼稻品种尤其是长江中下游的品种由于整体品质较差,大部分只能作为储备粮或工业用粮使用。相比之下,生长在高纬度地区的粳稻品种具有抗逆性强、株型优、米质优、食味佳等明显优点。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余泓解释说,多年来,受传统培育方法制约,早粳稻培育效果并不理想,“第一个是粳稻在苗期时生长得普遍要比籼稻慢,这样就造成它在后期长出来的有效穗数偏少,产量就比较低;第二个是在品质上,粳稻一般来说耐高温能力比较差,粳稻品种经常面临高温胁迫品质大幅下降,有时就降到与早籼稻水平差不多,这样就没有达到一开始选育的目的。”

  而李家洋带领的团队运用“分子精准设计育种”技术,选择南方长粒粳稻和东北的优质品种进行配组,再通过杂交选择,最终育成具有优质、高产、抗寒和抗穗发芽的全新“中科发”双季早粳新品种。

“中科发1号”新品种成熟(记者 谢元森 摄)

  新品种外观品质好,口感不错,将来可以让消费者提前一个季度就能吃上好吃的新粳米。“它(新品种)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个优质,(口感)好的大米。对于国家来说,它可以尽快进入到消费者选择当中,提前两到三个月进入市场,消费者就可以拿它作为主粮,这对国家粮食安全无疑是个很大的助力和保障。”李家洋说。

  那么,这个新品种早粳稻何时才能走上百姓餐桌呢?余泓表示,只需要两到三年,它就能与消费者见面,早稻品相不佳、口感差的印象也将得到彻底改变。余泓说:“今年这个品种选育成功以后,已经参加了区试,也就是说应该还需要两到三年时间完成审定过程,然后就可以把这个品种转让给种子公司,种子公司就可以卖给农民来大面积种植了。”

  李家洋说,“分子精准设计”就像组装一台电脑,想要什么样的水稻,把相关的水稻基因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培育出满足需要的种子。下一步,研究团队将结合各地消费者不同的口味需求,“定制”出更多更好的水稻品种。“我们会根据消费者需要,是需要(米粒)更长一点还是更圆一点,这也是我们考虑改造的。现在我们研究的是不带有香味的,未来2.0、3.0版本,我们可能会把香味以及其他特性通过杂交选进去。”他说。

专家在现场测产(记者 谢元森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