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大天亮,老百姓早起床,昨夜晚机关枪,其格格其格格响啊,它是为哪桩?原来是共产党武装起义,原来是红带兵解决了国民党,啊嘻哈!嘻哈!嘻哈!我快活笑嘻哈!”南昌起义胜利后,有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歌谣《八一起义歌》在民间广为流传。每当讲述起义那晚的惊心动魄与起义胜利后民众欢庆场景的时候,我都会哼唱起这首歌。那么,歌谣中所提到的“红带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每一支军队都会有他们独有的标识,这些标识包括军服、军徽、肩章、军旗以及武器装备等,为的就是到战场上进行交战时敌我识别以及日常的正规化管理。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的部队主要有贺龙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叶挺率领的第11军第24师以及朱德率领的第三军军官教育团部分学生,再加上准备动员参加起义的蔡廷锴第10师和在起义后赶到南昌的第4军第25师。当时这些参加起义的部队大部分名义上还为国民革命军,和敌军一样的穿着国民革命军军服。

由于南昌起义是在秘密的情况下举行的,为保证战斗能顺利打响,起义时间确定在夜间进行。如何保证起义战士们在夜间也能准确辨认敌我?佩戴既醒目又秘密的标识就显得极为重要。

军服领系红领带

白毛巾

于是,胸前佩戴红色领带、左臂扎白毛巾、马灯和水壶上贴上红十字成为了起义时战士们辨别敌我的关键。选择红、白两色作为标识颜色,是因为在夜间特别醒目;更重要的是,这几样标识物品易于携带,便于隐藏,佩戴方便。除此之外,起义军标识还拥有深刻的寓意:红色领带代表着与旧时代的决裂,象征一支红色的军队;马灯是夜间照明工具,预示着南昌起义即将照亮中国革命的新方向。也正因为起义军都佩戴着红领带,当时的南昌老百姓都亲切地称呼他们为“红带兵”,红领带、白毛巾这些起义时的标识也随之深入民心,成为了南昌起义军的形象代称,这也是《八一起义歌》中唱到“原来是红带兵解决了国民党”的由来。

马灯

1959年,起义标识马灯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建成开放之初征集而来。如今,这盏有些年头的器具就摆放在我身后的展柜里,大家透过它陈旧的玻璃外罩、鲜红的十字标志、锈迹斑斑的铁架,依然能够看到它曾在1927年8月1日的凌晨,为一群年轻战士点燃胜利曙光。

时至今日,《八一歌谣》仍旧在全国被传唱,成为八一宣讲团的经典节目。

讲述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讲解员 甘婧

素材来源: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记者:文旅中国/伍文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