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江西频道
新闻头条 | 舆情关注 | 央广网首页

张建华,字伯石,民革党员。1967年生,1989年毕业于江西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民革江西中山书画院副院长、江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南昌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昌书法院院长、南昌市首批传统技艺大师、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书法教师。曾获中国书法家协会颁发“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称号、中国文联“到人民中去”优秀文艺志愿者称号。

出版《中国篆刻百家 张建华卷》、《伯石印存》、《印坛点将 张建华》。论文《借古开今炳千秋》入选《书法三十年——当代书法艺术深圳论坛》并入编作品集……【查看全文

张建华

印有妙趣 心无俗尘――张建华的篆刻创作

建华君与篆刻结缘于中学时代,受蒙于易南康先生。1985年9月,他负笈来到位于省城南昌的江西大学(现南昌大学)中文系,功课之余,习字刻印,引人注目,很快成为校学生书法协会会长。他一边为老师、同学免费刻印,一边积极组织笔会、展览。那时的学生书法协会人气颇旺,我作为年轻的书法老师,经常与同学们一起挥毫舞墨,自然与建华君接触最多,而他也乐意为我刻印。1988年,我嘱他刻两枚随形印:一枚圆形刻我的姓“文”字,一枚椭圆形刻“醉墨”二字。他精心设计,追求篆字的图画意味。“文”字像...【查看全文

德艺双修 卓尔成家

伯石兄于印学用功甚勤。近代印学巨擘吴昌硕说:“夫刻印本不难,而难于字体之纯一,配置之疏密,朱白之分布,方圆之互异。”缶翁讲得简括,但做到谈何容易!为了达到“字体纯一”,伯石兄在文字学上下过苦功夫,不仅将一部许慎《说文解字》烂熟于胸,还对近代以来考古发现的各类印文潜心揣摩。由于对文字学有着深入钻研,故其在篆刻创作中,能根据不同的内容、用途以及印石特点,在缶翁所谓“配置”“朱白”“方圆”等方面左右逢源,挥洒自如,章法、体势多样而又统一,在方寸之间形成简古高妙、挺...【查看全文

默默向上游——我眼中的张建华从艺路

认识张建华是在1987年的江西大学。那时他是三年级,我是一年级,他读中文系,我混哲学系。认识是缘于相同的爱好:书法。那时,他是校学生会毛笔书法协会会长,正积极向全校各系学生征集书法作品,以办好一次展览活动。展览的主题是不记得了,但印象很深的是,作为一名新生,尤其是作为一名周慧珺的粉丝,我写的一手慧珺体行草,竟然入了张会长的法眼,被单独叫去他寝室会晤,并饱受其勉励,这令我几乎按捺不住喜出望外的心情。展览进行时,令我羡慕并暗自惭愧的是,张建华会长展示的是多方面功夫,...【查看全文

张建华:让石头开出美丽的花

有人说篆刻是美丽的艺术,它能让方寸之间彰显气象万千;有人说篆刻是充满激情的爱,它能让字与石在交融中形成绝美的一体;有人说篆刻是书法和刀功的魔法,它能让石头开出美丽的花朵。今天我要去采访的,就是一位在篆刻艺术海洋里身藏“魔法”的人,他那神奇的手,仿佛能点石成金,赋予一块块形状各异的石头以怒放的生命。他,就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昌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潜心篆刻艺海四十年的张建华。与张建华老师见面是在散发浓浓艺术味道的791艺术街区的博石斋,见到张老师,我感到一惊,...【查看全文

一印一世界——张建华篆刻艺术品读札记

见功力。建华自幼就有爱书写的天份,由此与字结缘,醉心于书法篆刻,将黑、白、红三色溶入了自己的艺术人生。其书法,以小篆为宗,强根固本,旁通大篆、缪篆、鸟虫、石鼓,又兼备隶楷行草,且以王铎“日临一帖”的勤奋而习字不辍,与日俱进。为精通文字源流,他认真学习古文字学,研读并临摹许慎《说文解字》、桂馥《缪篆分韵》,纵观博览,翻卷于金石善本之间;心慕手追,用功于名碑法帖之上。观其书,用笔自然,结体灵动,貌丰骨劲,气象开阔。这些都为建华的篆刻艺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遂能巧避...【查看全文

一片纯净斑斓的心象

自古至今,爱石者不乏其人。有“衣冠唐制度,人物晋风流”之称的宋四家之一米芾,便以爱石而留下许多佳话。作为石痴的他,爱石的方式与众不同,每见到奇石甚至丑石,便整理衣冠,持笏而拜。有次他得到一块形状如山的砚石,竟然三天抱着睡觉,还请好友苏轼为之作铭。米芾爱石之痴之癫,并未受到人们鄙薄,反而视之为一种士大夫的情趣。张建华也是这样一位爱石之人。书印俱佳的他,显然深受这股士大夫气的感染,其书高古泼辣,其印清朗严整,深得古人雅趣。近些年来,张建华治印声誉鹊起,成为江西书...【查看全文

张建华:笔砚之“华” 墨染半生

书法之道,是该如钟繇“巧趣精细,殆同机神”,若真卿“力透纸背,气概凛然”,还是似怀素“圆劲有力,奔放流畅”?张建华,字伯石,一生爱人是书法,亦喜篆刻。让我们跟随他走进一个素雅平和、黑白分明的笔墨世界。采访那天正是突如其来的阵雨,在雨幕水帘中仔细寻找约见的地方。轻轻转弯,步入791艺术街区,古瓷新韵、云雅画廊、泊静轩、潘王府……浓郁的艺术氛围扑面而来。辨认着,终于看到“博石斋”三个字,安安静静地落在雨巷口的木匾上。虽不是“雕玉押帘额,轻縠笼虚门”,但潺潺雨帘下的...【查看全文

石上庖丁——张建华治印映象

篆刻之人,无不取汉印出技。他为我治“何处梵声扬”、“烟波起白鸥”“与日逐走”等印,颇合我初至省城,排遣郁结块垒,放旷滕王之意。前印以常规秦篆,纤细用刀、均匀铺陈,第二印玺篆用字,朴质内静,两方皆为条型闲章,故均呈雅静、意在清远内省。后两方章甲骨框边,修润镌永,涤人心扉。想其也有类似身心风骨之养,才使石上纹线娓娓道来;而究其风貌,应是汉印文字的庄静风范与元印的轻松熟略的匀婷样式,颇有今人的一份调谐复合韵致。——其人便给了我,具有善刻的良好素质和开端者的印象。十...【查看全文

修成静雅见真功

自古艺人,好以“石”名,而印人尤甚。邓石如、齐白石皆为一派宗师。概石不能言,最为可人,可雕可琢,达人情性。篆刻小技,而于方寸间能通大道,故引无数人汲汲于此焉。南昌张建华,印人也,字伯石,以“博石斋”颜其居,其义有追先贤者乎?张兄貌清瘦,持农家子弟之本色,话语轻而笑容怯,行走于攘攘街市,混同凡人。然祥观其状,昂首阔步,翩翩自得,非有经年艺术陶养者不得其高蹈之风。我观张兄之印,深得正统,不故作古拙乖张,工稳而灵秀。初看悦目,再品赏心。赏心者何处?一在用刀,薄刃冲...【查看全文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 版权所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