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扶贫路上“小组长”有“大作为”

2018-01-24 21:07:00来源:央广网江西频道

  央广网婺源1月24日消息(吕富来 黄小燕)“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我们也要发挥正能量。”今年65岁的程均发系婺源县段莘乡槎口村委会方坑村小组组长。作为一名最基层的“长官”,他不忘肩负的责任,硬是和乡亲们一道,开辟出一条脱贫攻坚的“方坑之路”。

  1月23日,车子沿着泥泞的崎岖山路,吃力地驶入这个距离婺源县城50余公里的方坑村。见到满是泥巴的车身,程均发抱歉地说,“以前,这里可是连电路都没有呢。等到道路硬化完成,我也就能安享天伦之乐了。”程均发说的“道路”,是指方坑村至槎口村委会所在地古寺下村的5公里通村公路。眼下,这条公路正在启动实施硬化工程。

  多年前,为了改变村庄落后的面貌,程均发“跑乡进县”争取各方支持,梦想着村里能通上电。为了给村民们“送光明”,他一双解放鞋不到一周就磨破了。“那时也不通车,进出村庄全靠双脚。”所幸,在程均发的“游说”下,婺源电力部门优先为方坑村架上了高压线,改变了村庄不通电的历史。通了电,程均发还马不停蹄争取移动部门支持,架设通讯基站;争取广电部门支持,安装“户户通”……就这样,在程均发的努力下,相对于婺源诸多山区村落而言,方坑村率先走进了“新时代”。

  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大潮中,程均发想,“我是组长,除了满足村民基本生活需求,也要发展特色产业,做大经济。”瞄准方坑村冷水鱼养殖历史悠久的优势,他与亲朋好友、餐馆酒店联系,为村民们打通冷水鱼销售渠道。如今,方坑村建了20多个鱼塘,年产成品鱼2万余斤,年收50多万元。除了冷水鱼,程均发动员乡亲们养蜂,发展养蜂专业户10余家,让“甜蜜产业”鼓起村民腰包。“我养蜂20多桶,一年可产蜂蜜500多斤,每斤售价100元。”村民吴松能与蜜蜂打交道,在家里一年就能挣上5万多元。

  方坑村海拔600多米,土壤、水质好,冷水鱼、蜂蜜、茶叶、干笋等无任何污染。然而,受限于交通条件,一些客商进不了村庄,村里的土特产也难于运出去。这时,程均发就想抓住国家精准扶贫好政策,向上争取通村公路拓宽硬化工程。由于赶上好时机,程均发的梦想逐步实现。去年,他还与槎口村招商小分队一道赴浙江招商,成功引进安吉客商,投资上千万元在方坑村发展千亩白茶种植基地。

  除了热心公益事业,程均发还为乡亲们提供精准服务。他省吃俭用,利用积蓄购买了一台微型耕整机、一台稻谷脱粒机和一台碾米机,农忙时节为村里的孤寡老人提供周到服务。他还在村里办起一个茶叶加工厂,省得村民们肩挑背驼茶叶外出加工……“我已经60多岁了,能多做点好事,感觉很充实。”程均发说,“我是组长,就该有所作为。”

编辑: 王一凡
关键词:

婺源:扶贫路上“小组长”有“大作为”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我们也要发挥正能量。”今年65岁的程均发系婺源县段莘乡槎口村委会方坑村小组组长。作为一名最基层的“长官”,他不忘肩负的责任,硬是和乡亲们一道,开辟出一条脱贫攻坚的“方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