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古腔遗韵——饶河戏

2016-09-13 20:24:00来源:赣剧网

  古腔遗韵——饶河戏

  南戏音乐经过与弋阳地方音乐的融合,逐渐演变成了具有江西特色南戏,人们称之为“弋阳腔”,也有人叫“高腔”。弋阳腔从明代产生以来,在几百年间又与从外传人江西的乱弹、昆腔综合一体成为赣剧,广泛流行在鄱阳湖东面的旧属饶州府和广信府的鄱阳、乐平、余干、万年、浮梁、德兴、上饶、玉山、广丰、铅山、横峰、弋阳、贵溪、余江等广大地域(以上各县,现今分别属景德镇市和上饶地区)。群众习惯于将流布于旧饶州府的戏曲称为“饶河戏”,流布于旧广信府的戏曲称为“广信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正式定名为赣剧。

  饶河戏古时称为江西大班,因发源于鄱阳饶河一带而得名。明末清初时,由于各种乱弹腔的兴起,强烈地冲击着古老单一的弋阳腔。促使其日渐衰弱,多数弋阳腔艺人,为求生计,陆续加入后兴起的饶河乱弹班改唱弹腔。并将弋阳腔剧目所谓的“江湖十八本”和《目连戏》传入饶河班。可以说,饶河戏乃继承弋阳古腔之余绪,并与新兴起的梆子乱弹腔相融合,从而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为赣东北地区人民所喜爱,以至发展成为饶河戏的“三大声腔”(高、昆、弹)之一,老艺人常说:“高腔子弟昆腔戏,皮黄弹乱不成器”意思是指不会唱高腔者,算不上是合格的“饶河”子弟,可见弋阳腔在饶河戏唱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饶河戏的发展与演变

  1、初期

  饶河戏的初期阶段只有二黄腔剧目,二黄腔是出自“梆子乱弹腔”,又叫“宜黄腔”。它源于明代的西秦腔,传入江西宜黄后改笛子、唢呐为胡琴伴奏,故又名“胡琴腔”,清乾隆李调元《雨村剧话》中说“胡琴腔起于江右,今世盛传其音,专以胡琴为节奏 又名二黄腔。”杜频陶《二黄本源考》中说“二黄二字,是由宜黄二字讹传下来的,二黄本名宜黄,今饶河戏的某些传说剧目。如《满堂福》中,郭子仪观阵唱的二黄,仍用唢呐伴奏,保持这早期宜黄腔的演唱风格。

  2、中期

  清乾隆年间,“西皮腔”由湖北传入江西。所谓“西皮腔”是在明末清初,由晋南入鄂的蒲州吹腔和奏腔与湖北汉水流域之襄阳腔结合衍变而来,后与湖北汉万里合流,因山西人称“唱”为“皮”,此腔又由山西传来,故名“西皮”。乾隆四十六年,江西巡抚郝硕,在其复奏查办戏曲的奏折中说“臣查江西昆腔甚少,民间演唱有高腔梆子腔,乱弹腔等名目,其高腔又名弋阳腔,广(信)饶(州)九(江)大(余)有秦腔,十牌楚腔时来时往”。(见《元明清禁毁戏曲小说资料》),郝氏所指楚腔即西皮,西皮传入江西后,较早被饶河班接受,与“二黄戏”分腔演唱。于是,饶河班中出现了“西皮剧目”,这是饶河戏中期阶段。

  3、后期

  道光年间,饶河班仿效汉剧,将西皮与二黄在同一剧目中合腔演唱,与此先后,来自浙江的“浙调”、“采花调”(广信称“上江调”),源于安徽的“老拔子”、“吹腔”、“石牌”等各类声腔,陆续传入饶河戏,促使饶河戏乱弹腔的最后定型,一个含高、昆、弹三腔的饶河戏终于形成,一跃而雄踞于饶河流域一带的乡间农村。

  自乾隆嘉庆年间以来,饶河戏已成为家喻户晓人人喜爱的剧种。鄱阳乡间学戏、看戏蔚然成风。乡亲们以能唱,能演饶河戏为荣。家中出了弟子,亲戚六眷挂彩,村里起了班子,邻村宗亲送礼放炮,为之祝贺。各种各型的饶河班子和太子班、串堂班、三角班星罗棋布,遍布农村各个角落。每逢年节,开谱祝寿,婚丧喜庆,少不了要请个戏班子或串堂班热闹一番,以为隆重。从枧田街乡黎家岭祠堂(同治甲戌1874年造)戏台上各个饶河戏班的留字上可见,仅枧田街的太子班就有十几个,珠湖、团林、四十里街、凰岗、大吉、枧田、丰田、黄家等地的几十个饶河现社在活动,戏风最盛时各角云集。一批鄱阳的饶河班子名声大振,享誉四方。饶河戏的活动范围逐步扩大到饶州府管辖的乐平、万年、余干、德兴、浮梁及安徽的祁门。至德咸丰以来,各地营业性的“长班”纷纷出现。这些班社互相竞争,为扬其名。他们不得不争先来到鄱阳,到鄱阳饶河戏这个“戏窝子”花高价雇请名角及乐手入其班社。作为名角,往往采取搭班或由各地班头,箱主雇请等方式从事艺术活动,鄱阳子弟搭乐平班者甚多。民国时更甚,如小生王友发、郑瑞笙,花旦吴天水、石奇香、陈桂英、王耕梅,汤生邹秋太,老生王春晕,鼓师夏义昌,琴师高金榜、王仕仁等,均为乐平的“艺红班”、“明经同乐”、“同春舞台”、“天济同乐”等班社中的名角。王友发被乐平人称为“活周瑜”,常有“鄱阳子弟乐平班,日夜看戏当得饭”,无鄱“不成班”等说法。

  饶河戏除乡间的太子班不算,民间期间在一些较大的班社中,出现了鄱阳的 “筱京舞台”,乐平的“明经同乐”,“大舞台”,“同春舞台”四大名班雄称的局面,四大名班以其演员班底雄厚,服装设备齐全,演出技艺超群而称雄于鄱、乐、余、万一带,致使其他职业性班社望尘莫及。“筱京舞台”是鄱阳最强者,为鄱阳县枧田街乡丰田黄家1929 年创办的饶河戏名班。该班直至 1949 年7、8 月份仍在县城六条巷江家山祠堂售票演出,年底停班,后这些老艺人有的调入省市文艺学校任教。有的为县赣剧团和景德镇赣剧团演员他们是饶河班宝贵财富,为建国后赣剧事业挖掘整理,继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饶河戏的辉煌与传承

  建国后,省文化主管部门决定,将流行于饶河流域一带的饶河班和流行上饶玉山一带的信河班合流正式命名为“赣剧”。从此古老的饶河戏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为了抢救和扶持古老的民间之花——饶河戏,文化主管部门1957 成立鄱阳县赣剧团。鄱阳县赣剧团建团后通过整理、改编、创作优秀剧目,同时抓紧人才的培养,打造出胡瑞华、施国爱、张星斗、石桂安等一批誉满饶河的演员,震响了鄱、乐、余、万几县,引起省、地及中央的关注和重视,1958年首次赴北京演出,受到领导的高度评价,演员胡瑞华赴京演出的剧目《三司会审》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评。1959年赣剧团部分演员奉调赴庐山为党的八届八中全会演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观看了演出并给予好评。2004 年鄱阳县被文化部授予“戏剧之乡”称号。同年以剧目《詹天佑》参加“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获得七艺节“文华新剧目奖”。扮演《詹天佑》的演员于文华获得“文华表演奖”和“观众最喜爱演员奖”。

  改革开放以来,在鄱阳县活跃着业余剧团二十多个,这些业余剧团是饶河戏的生力军,他们一支支活跃在农村舞台上。这些剧团并没有财政拨款,而完全是自食其力,自制服装、道具。农闲时集中在一起学习、排练、切磋饶河戏技艺,组织送戏下乡,农忙时回到家中收割、种地。在这些剧团的带动下,在劳作之余,茶余饭后,大到七、八十岁老者,小到三、四岁孩童都会唱上几句饶河戏,其乐融融。

  饶河戏之所以在鄱阳戏剧之乡盛传唱响,是因为它说的是观众易懂的语言,唱的是观众会唱的腔调,正是这种独具魅力的土腔土调,赋予了它强大的生命力,使其在民间文化的土壤中留存了五百余年,它更有着一批民间艺术家和体现人民群众道德观念的优秀剧目。并按照其自身的发展道路,长期扎根于农村乡间草台或庙台上,以观众熟悉的演员,演观众熟悉的戏文,饶河戏正是以其自身的戏曲审美方式,与地方百姓审美需求相互融合。

编辑: 谢元森
关键词:

古腔遗韵——饶河戏

南戏音乐经过与弋阳地方音乐的融合,逐渐演变成了具有江西特色南戏,人们称之为“弋阳腔”,也有人叫“高腔”。弋阳腔从明代产生以来,在几百年间又与从外传人江西的乱弹、昆腔综合一体成为赣剧,广泛流行在鄱阳湖东面的旧属饶州府和广信府的鄱阳、乐平、余干、万年、浮梁、德兴、上饶、玉山、广丰、铅山、横峰、弋阳、贵溪、余江等广大地域(以上各县,现今分别属景德镇市和上饶地区)。群众习惯于将流布于旧饶州府的戏曲称为“饶河戏”,流布于旧广信府的戏曲称为“广信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正式定名为赣剧。   饶河戏古时称为江西大班,因发源于鄱阳饶河一带而得名。明末清初时,由于各种乱弹腔的兴起,强烈地冲击着古老单一的弋阳腔。促使其日渐衰弱,多数弋阳腔艺人,为求生计,陆续加入后兴起的饶河乱弹班改唱弹腔。并将弋阳腔剧目所谓的“江湖十八本”和《目连戏》传入饶河班。可以说,饶河戏乃继承弋阳古腔之余绪,并与新兴起的梆子乱弹腔相融合,从而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为赣东北地区人民所喜爱,以至发展成为饶河戏的“三大声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