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饶河戏:江西古腔遗韵保留最完整的戏曲

2016-09-13 20:17:00来源:大江网

  饶河戏又称饶河调,是饶河(鄱阳)人在南戏和弋阳腔的基础上经过改造发展,变一唱众和、锣鼓伴奏、以板击节的高腔,与乱弹、徽剧、秦腔、昆曲等皮黄声腔熔融糅合,形成了唱腔丰富、剧目众多,乡土气息浓郁的饶河戏。它既是江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江西古腔遗韵保留最完整的戏曲。

  饶河戏的前世今生

  饶河戏古称江西大班,因其发源于饶河流域而得名,大约形成于清乾隆年间。自南宋建都临安以来,南戏开始形成和发展,此时的温州杂剧(永嘉杂剧)流入赣东北大地,并与当地乡音土语交相融合,逐渐繁衍成一种新的戏曲声腔——弋阳腔,俗称“高腔”。明末清初,由于乱弹腔的兴起及其带来的冲击,古老而单一的弋阳腔日趋式微。所幸的是,弋阳腔并未“调绝”,它的余脉为饶河两岸南戏子弟所接纳、所承继、所融通、所发展,成为饶河戏的“三大声腔”(高、昆、弹)之一。清朝,徽班进京,推动了地方戏曲的兴盛,饶河戏顺应时代潮流,博采众长,并吸纳乡土音调,革新创造,融高腔、昆腔、乱弹腔于一体,从而形成了自己既典雅华美、音质脆亮,又激越高亢、跌宕起伏的艺术品格。饶河戏流淌着浓郁的江南水乡气质,彰显着饶河流域的独特风情,因而深受饶河两岸广大民众的挚爱与钟情,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从二十世纪初叶到中期,饶河戏“彩富班”、“明经同乐”、“火斗笠班”、“老艺红班”雄称赣东北大地,享有“四大名班”之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夕,鄱阳饶河戏的“小京舞台”、“芝阳舞台”、“江兴舞台”依然活跃在鄱阳及饶河流域,常年巡回演出百余本饶河戏。直到1951年,鄱阳江山剧团的名角王双风、江敦寿领衔主演,并培育了一批新生力量。2003年,鄱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975年,在鄱阳磨刀石乡(现并入鄱阳镇)殷家,发掘出南宋洪子城夫妇合葬石椁,内20多件陶瓷陪葬品,之中有十数枚陶瓷戏俑。洪子成是文学家洪迈的孙子,南宋淳熙至景定年间人。景定年间是南戏影响最广泛的时期,当时鄱阳对南戏已广为接受。饶河戏一经问世,便受到鄱阳和饶河流域人的青睐厚爱。它粗犷豪迈的雄歌壮舞,激越高亢的唱腔音乐,刚柔并济的表演程式,加上如《打目莲》、《岳传》、《西游记》、《花田错》、《芦花河》、《降天雪》之类的200多个正本剧目和300多个折子戏,于是像一夜春风般染绿饶河大地和信江流域、赣北地区,乃至安徽东至、祁门等地。

  饶河戏成为很多城市人的乡音

  赣剧演出,它有个前奏,就是演出前的预告,叫“花操台”。持续时间在5到8分钟。鄱阳赣剧团的叶亚萍说,他们在外地演出,只要“花操台”一打,台底下就鸦雀无声。戏一开演,底下就是掌声如潮。很多观众自发地到演员后台大加赞誉。可以很骄傲地说,饶河戏越来越成为很多城市人的乡音。之前饶河戏的广大舞台是农村和城镇,观众对象既有农民、手工业者,更有瓷业工人,一开始便深受广大劳动人民喜爱。从清朝乾隆时起,乡间看戏之习蔚然成风。酬神、开谱、做寿、婚庆以及做屋架梁、重修庙宇、扫除瘟疫、庙会、祈祷太平都要请戏。看饶河戏几乎渗透到鄱阳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随着鄱阳商业的进一步发达,各地商帮纷纷在鄱阳兴建会馆,加上城乡宗族祠堂规模的扩大,饶河戏得到进一步推广和普及,也走进了茶园、剧场(多以会馆和祠堂兼)。不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演期多则十天半月,少则三五天不等,通宵达旦,长演不衰。专业性的长班、业余的太子班和自由组合只唱不演的“串堂班”,如雨后春笋般在鄱阳大地上涌现,以至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俚语:“一天不看饶河戏,心中发闷人无力。喉头发痒就想哼,唱过之后来力气。”

  建制齐全唱法质朴

  采访中,国家二级演员、鄱阳赣剧团团长何益萍告诉记者,饶河(鄱阳县)人在南戏和弋阳腔的基础上经过改造发展,变一唱众和、锣鼓伴奏、以板击节的高腔与乱弹、徽剧、秦腔、昆曲、皮黄、石牌调、南北词等诸腔融汇糅合,且纳入了本地方言、民间小调等元素,形成了唱腔丰富、剧目众多、乡土气息浓郁的饶河戏。饶河戏班建制行当,一般为“九角头”,即在演员中分为三生(老生、须生、小生),三旦(老旦、正旦、花旦),三花(大花、二花、三花),共九种角色。但规模较大的戏班则有五“三”和三“五”的演职员结构。俗语道:“红不红,九条龙。齐不齐,四面旗。”可见,“九角头”是衡量一个戏班实力和水平的标志。饶河戏的主要声腔是皮黄,唱七、十字句,板式变化多样,节奏鲜明,富有表现力。西皮多激越之音,二黄善沉郁之调。在唱法上,饶河戏的正生、小生、小旦习惯于在句间、句尾加“噫”、“啊”、“呃”等衬词,用假嗓演唱,这种唱法显得粗犷质朴。饶河乡民认为“不啊不噫,不成饶河戏”。饶河戏音乐是综合明清以来许多著名的戏曲腔调而形成的,博采众长,共计60多种打击乐锣鼓点,200多个丝弦管曲牌,十几种演唱腔调。其主要声腔有高腔、昆腔、乱弹三部分。高腔由弋阳腔演化而成曲牌体,帮腔形式。昆腔源于江苏昆山,由徽班和金华昆班传入,其曲词以典雅华美见长,文学性较高。乱弹腔有西皮、二黄(包括反字)、秦腔、拨子、浙江调、蒲江调、徽梆子以及文南词等。其中,高腔部分仍存十八本,昆腔有两个正本及十多个单折。

  古老声腔焕新彩

  何益萍说,作为一支扎根在赣东北的剧种,60年来以鄱、余、万、乐为主市场,每演一场效果都很好。饶河戏的真正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江西省文化主管部门决定,将流行饶河流域一带的饶河班和流行于上饶玉山一带的信河班合流,正式命名为“赣剧”。成立了县级专业剧团,业余演出队伍空前繁荣。据统计,1981年鄱阳县有太子班172个,串堂班近千个。该县凰岗镇牌楼村是个仅有54户的小村,而参加业余剧团的多达52人。1990年春,全县举行戏曲调演,两个月时间里演出65场,观众达67000余人。1958年,鄱阳县赣剧团进省城演出,得到正在南昌指导工作的中宣部部长周扬的赞赏。同年,胡瑞华随江西省古典戏剧晋京汇报演出“三司会审”,载誉而归。她的唱腔还被誉作“水华腔”,成为饶河戏发展提高的重要表现。1959年,鄱阳县赣剧团部分优秀演员奉命赴庐山为党的八届八中全会演出,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好评。周恩来总理称赞饶河调“美、秀、娇、甜”。即使在那非常年代,鄱阳县赣剧团在“样板戏”的演出中也出尽了风头。此后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依然保持着观众一票难觅的劲爆局面,出现过农村戏迷不惜抱着老母鸡换一张戏票的现象,堪见昔时的辉煌,难怪人称鄱阳赣剧团是扎根赣鄱大地的“饶河一枝花”。改革开放后,饶河戏再次走出鄱阳,足迹遍及乐平、余干、万年、弋阳、上饶、景德镇、都昌等周边县市,并远至浙江温州、瑞安、平阳、乐清、苍南,安徽东至,福建石狮、厦门等地。2004年5月,鄱阳县赣剧团演出的《詹天佑》获全国第十一届文化新剧目奖,并以唯一一个县级剧团在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演。何益萍最后说,她们剧团每年宣传党的“三农”政策下乡演出时间都超过8个月,有400多场。同时,她们将会进一步打造精品剧目,提升艺术档次,扩大剧团的影响力,把鄱阳县赣剧团这块品牌推向全国市场,让赣剧饶河调这朵艺术奇葩在饶河两岸永远激情绽放!(图片由鄱阳赣剧团提供)

编辑: 谢元森
关键词:

饶河戏:江西古腔遗韵保留最完整的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