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繁荣发展 江西舞台艺术:姹紫嫣红春光好

2016-09-13 20:26:00来源:江西日报

  进入新世纪,江西省文化艺术焕发出令人炫目的色彩。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文化工作者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跟时代,繁荣发展。实施精品工程以来,江西省有5部戏剧、3首歌曲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3部戏剧获得文化部“文华奖”;7部戏剧、舞剧获得“文华新剧目奖”;5人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6部作品获得中国戏剧“曹禺文学奖”;3人获得中国戏剧“小梅花奖”;5个杂技节目夺得国际国内杂技大赛的“金、银、铜狮奖”。江西省的赣剧、采茶戏、话剧、舞剧等先后多次参加中国艺术节及全国重大艺术活动。有关部门的统计结果显示:江西省获文化部“文华奖”剧目数在全国列第13位,获文化部“文华奖”名次列第9位。

  为策应江西省大开放主战略,全面提升江西文化艺术的创作水平和竞争力,省文化主管部门果断提出:江西省艺术创作要实行战略性调整。实行战略性调整后,全省艺术创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产生了一批优秀产品,创造了许多个第一:第一部以陶瓷文化为题材的舞剧,第一部地方音乐剧,第一次实行创作、营销、宣传同步进行,第一次建立起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创作投入机制……艺术创作领域进一步扩大,创作环境进一步改善,优秀作品进一步增多,在全国的位次进一步前移。

  把赣剧、采茶戏作为江西省的特色艺术、优秀文化品牌,是全省文化工作的重点。省赣剧院的赣剧《荆钗记》获得文化部首届“文华大奖”,为江西省戏剧拔得头筹。汤翁的代表作“临川四梦”是江西省的特有资源,由黄文锡先生改编的《还魂后记》在第六届中国艺术节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文华新剧目奖”。这部作品不仅首次完整地展现了汤翁名剧《牡丹亭》的全部内容和精神内涵,而且把赣剧创作推向了新的水平。为使《还魂后记》成为艺术精品,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将其列为省重点剧目,拨给专项经费,组织全省最强阵容,倾力打造。省赣剧院还先后参加了在新加坡举办的“狮城戏曲艺术节”和香港“首届神州艺术节”,实现了几代赣剧人的梦想。

  省直剧团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市县剧团,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波阳县赣剧团多年来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市场,每年演出都在400场以上。他们立足本省,向外拓展,在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建立了稳固的演出基地,使赣剧艺术声名远播。该剧团牢记使命,服务大局,坚持现代戏创作,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剧目,如《老屋风情》、《詹天佑》等。

  采茶戏创作一直是江西艺术生产的排头兵。由江西省创作的大型采茶戏《山歌情》、《榨油坊风情》、《木乡长》、《远山》等多次参加了全国性重大艺术活动,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精品剧目。

  省委、省政府对文化事业非常重视,投入专项经费打造精品剧目,培养优秀艺术人才,改善艺术生产条件。最近,省政府又拨专款80万元,为省赣剧院购置演出专用车,并要求省文化厅抓住机遇,把赣剧艺术推向世界;同时还拨款100万元用于省直剧团设施改造。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江西艺术生产好戏连台,人才辈出,涌出了以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涂玲慧、陈俐、龙红、张曼君、赵一青为代表的一批年轻俊秀。现在,省文化厅正抓住国家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机遇,争取文化部在江西省设立汤显祖剧目生产基地。

  如今,文化工作者正认真贯彻省委领导的指示,围绕着崛起大战略,为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精心准备,扎实工作。他们表示:要在实施“小康文化工程”中凝聚力量,创作出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时代的艺术精品,打造出更多具有思想感染力、艺术冲击力、市场竞争力的江西文化品牌,让江西艺术园地姹紫嫣红,一派春光。

编辑: 谢元森
关键词:

繁荣发展 江西舞台艺术:姹紫嫣红春光好

进入新世纪,江西省文化艺术焕发出令人炫目的色彩。实施精品工程以来,江西省有5部戏剧、3首歌曲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3部戏剧获得文化部“文华奖”;7部戏剧、舞剧获得“文华新剧目奖”;5人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6部作品获得中国戏剧“曹禺文学奖”;3人获得中国戏剧“小梅花奖”;5个杂技节目夺得国际国内杂技大赛的“金、银、铜狮奖”。江西省的赣剧、采茶戏、话剧、舞剧等先后多次参加中国艺术节及全国重大艺术活动。有关部门的统计结果显示:江西省获文化部“文华奖”剧目数在全国列第13位,获文化部“文华奖”名次列第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