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独创避弹法 95岁老兵王朝汉回忆抗战岁月

2015-08-27 09:40:00来源:央广网江西分网

    王朝汉,1920年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龙庙乡的普通农户家庭,1939年5月入伍。作为机枪手,曾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41年至1944年先后参与长沙会战、常德会战、上高战役,并先后参加了吉安、遂川、铜鼓、万载、高安、修水、南昌三江口战斗。

  95岁高龄的王朝汉老人行军礼依然标准。

  王朝汉老人身板硬朗,经常出来散步。

  家中长子主动参军抗击日本侵略者

  今年7月,老人一病不起,医院下了两次病危通知书。8月1日,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在看望他时,鼓励老人说:“爷爷打了那么多年的日本鬼子都没有倒下,难道小小的气管炎就能难住你吗?我们还要听你讲很多很多战斗故事呢!”奇迹真的发生了,老人竟然滔滔不绝讲了一个多小时的故事,此后,更是渐渐恢复了健康。如今,老人每天都能吃两大碗面,走起路来特别有劲。回忆起70多年前在抗日战场上杀敌往事,老人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倘若保住了国家,这个家也就保住了。”1939年,作为家中长子的王朝汉主动选择了参军。时年19岁的他成了川军新兵团的一员,急匆匆地离开了家乡,而这一阔别便是几十年。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回去探了一回亲,但家中老人都已不在。

  起初王朝汉由于个子小,只能担任机枪手的观察员。后来,机枪连的一位上等兵离开了部队,王朝汉就自告奋勇当上了临时机枪手,随后在冲锋所经过了3个月简单训练,王朝汉已经能够准确地瞄准远方的敌人。从此,他成为一名正式的机枪手。同年,王朝汉和其他新兵们穿着单衣,脚踏草鞋,挎着汉阳造,跟着部队一起从荣昌出发,出川抗战。部队从四川走到湖北,再转战湖南。

  上高战役和战友一次毙敌30余人

  1941年1月开始,盘踞在南昌的日军陆续将派往鄂西及武汉的部队调返原驻地,并积极补充兵员,增加给养。3月下旬,日军在数十架飞机的掩护下,向上高以东的第74军阵地发动猛攻。中国守军奋勇抗击,王朝汉所在的第15师被派来增援。

  王朝汉所在部队驻守在宜丰县荷舍附近,并在荷舍、雷市一带与日军交战。当时天气有点冷,部队补给又跟不上,王朝汉和战士们一直穿着草鞋打仗。在阵地上,大伙饿了就吃红薯叶子,渴了就喝一点池塘里的水,就这样持续了3天3夜,大家饿得腿都迈不动了。一名战士发现了一头小黄牛,想打死牛来改善伙食,被上级发现后及时阻止了,这个战士还差点被枪毙。

  王老告诉记者,尽管条件很艰苦,但是官兵们的士气极强,他的射击技能提高很快。一次,他们正在休息,王朝汉忽然听到不远处的山坡上有微小动静,上前一看,是30余名鬼子偷偷摸了上来。王朝汉立即叫醒战友们,并架起机枪一阵扫射将鬼子全歼。“上高战役让鬼子吃尽了苦头,但是我的很多战友都倒下了。”王老说。

  独创避弹法确保自己不受重伤

  “刚入伍的时候,有几名老班长就教会了我很多战场生存的技能,这给了我很大帮助。”尽管时间已经过去70余年,但王朝汉依然能清楚地说出很多战例及战场生存技巧,“听到炮弹‘嗖嗖’响,那就可以放心地冲锋;但是当你听到‘噗噗’的声音时,就要立即侧身扑倒,否则就会挨炸。这是我后来摸索出来的经验,确保了几十次战斗没受重伤。”

  1943年11月,日军攻入常德城内。守城的中国军队将各条街道的房屋打通,每条街道路口都挖了战壕,筑好巷战掩体,与日军展开生死拼杀的巷战。最终因救援和物资问题,常德城被日军攻破。同年,王朝汉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立刻驰援常德,同其他部队会合,务必夺回常德。星夜驰援赶到常德后,这场攻坚战更是让王朝汉感到战争的困难和残酷。“刚到常德,我们便遭遇鬼子的突击部队……”说到这里,老人一下子激动起来,“两边都杀红眼了,哒哒哒的机枪声中,我也不知道自己用机枪撂倒了多少敌军。”

  曾用机枪扫射击中敌军轰炸机

  王朝汉回忆说,1944年部队开始长期驻扎在江西,先后在吉安、遂川、铜鼓、万载、高安、修水、南昌三江口以及湖南浏阳等地区参加了大小上百次战斗,作战轨迹遍布江西省大部分地区。“这个时候大多是运动战,有时候打上一两天就换地方,到别处去打鬼子。”除了运动战以外,平日里战士们还要提防敌机的轰炸。

  “一听到飞机的声音就要出来打,不然来不及。”说到敌军的轰炸机,王朝汉老人声音立即提高了好几度:“最了不起的事,是我和几位神枪手战友,把日本鬼子的飞机油箱都打下来了。”王老说,那天天还没有亮,就看到约400米上空有鬼子的轰炸机飞来,正在沿途投炸弹。当时,王老和战友们都很着急,赶紧由4人抬起机枪,瞄准敌机扫射。令人意外的是,他们居然打中了一架敌机,并看到空中掉下一个大箱子。连长大喊着,这是敌机上掉下来的,快去抢回来。王朝汉和两名战友一起,飞奔到山坡上,扛起箱子往回跑,回到阵地一看,原来是敌机的一个油箱。

  90岁高龄时打气球还一枪一个准

  1945年8月,抗战胜利不久后,部队让王朝汉留下,但王老心中始终抱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信念,于是在长沙向连长打报告,表示要回家照顾老母亲。之后,王朝汉在长沙当了一个月的纤夫,赚了一点生活费后又徒步一个星期,从长沙走到了萍乡。当时,萍乡正在建设铁路,王朝汉便选择到了铁路工作,在这里遇到了爱人刘淑兰。夫妻两人一起在芦溪工务区工作了6年,后调回萍乡站工务区,直到1975年12月31日正式退休。

  “老爸退休后可没有闲着,到处帮人做事,是公认的老好人。”王老的几个女儿告诉记者,父亲对子女的要求特别严,几乎天天都要讲抗战的故事。尽管至今依然住在不到3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但王老始终提醒后代要勤俭节约,要牢记历史、珍爱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此外,老人坚持锻炼身体,眼不花、手不抖,90岁高龄的时候曾到秋收起义广场用气枪打气球,老人一枪一个准,打得摊主半天回不过神来,也惊呆了路人。(中国江西网 记者许南)

编辑: 李竟成
关键词:

独创避弹法 95岁老兵王朝汉回忆抗战岁月

王朝汉,1920年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龙庙乡的普通农户家庭,1939年5月入伍。作为机枪手,曾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41年至1944年先后参与长沙会战、常德会战、上高战役,并先后参加了吉安、遂川、铜鼓、万载、高安、修水、南昌三江口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