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新余4月15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喻佳瑶)春雨霏霏,汽车从296县道拐入一条双向柏油马路,路旁粉樱初绽,掠过七口稻虾塘,转过种满柑橘的小山丘,大约行了10分钟便到了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下村村委山背村,也是有着62年党龄的老党员廖车行家所在地。

每天坚持佩戴党徽的廖车行(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到达时候,廖车行正在水塘边清理排水沟里的淤泥杂草。“这个沟有暗道连着塘,排水不畅的时候,污水会倒灌进塘里,淹没村民们洗衣的地方,最近雨多,我隔几天就会来清一下。”老人笑容灿烂,招呼进屋里说话。

  1938年出生于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下村村委山背村的廖车行老人,195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甲子春秋岁月里,他当过22年的公社干部和15年的村小组长。去年7月,他又被返聘成为下村镇“五老宣讲团”成员,先后在大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下村中学进行了2场义务宣讲,为传承下村红色故事,激励青年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积极贡献老党员余热。

  说起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向往着加入中国共产党,廖车行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下村是一片红土地,我从小是听着邱明贵的故事长大的。这个共产党员是我们下村人,带着一支游击队在蒙山活动,后来被国民党抓了,在江东闹上英勇就义的,到死都是铮铮汉子。老人们常说,邱明贵死了,乡亲们怕归怕,可心里明白着呢。三座大山不推翻,百姓都活不了。那时候我就特别向往共产党。”

  1959年,廖车行和其他几个从各高级社抽调来的年轻人一起,被乡政府安排到生产落后的村子去帮助发展生产。拿着一个月18块钱的微薄工资,他先后辗转了上槎、简坊、田螺坑等村,帮助村民们修水利、沤土肥、发展村集体经济。“乡政府的挂点干部都觉得我吃苦肯干、脑子活、政治条件好,有意栽培我入党。抽调结束后,乡政府安排我在乡办的砖厂、洗煤厂搞生产,以60元的价格从村民手中收集1万块砖胚,烧好后可以卖到290元,这些副业搞得好,集体和个人都能富起来。可惜那个时代的人思想没有现在开放,总担心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不敢放手发展生产。1968年,我离开了厂子,回到下村公社当了副大队长,负责文教卫和治安工作,一干就是22年。”廖车行回忆到。

廖车行在村庄内义务劳动(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回过头来看过去,青春年华里的日子再苦也是甜的。村里工作最难做的就是处理矛盾纠纷,“那时候年轻人都在村里,有点矛盾就着急上火,但大家吵完还是要做邻里的,这时候有个能服众的中间人及时调解一下,很多治安问题就可以避免了。”廖车行为人正派、做事公道、经验丰富,在附近的大小村里都很有威望,经常半夜里被叫起来去处理矛盾纠纷。有一次夜里听说两个村子的年轻人在准备械斗,廖车行摸着黑就往生事的村子赶,路上没有灯,月光也很暗,一个跟斗就栽进了水田里,爬起来也只能争分夺秒接着赶路。后来回想才反应过来,田里的水能反射月光所以看着微微亮,他着急赶路,光顾着往亮堂一点的地方走,以为能看清路,可以走快一点,结果摔了一身泥。

  1990年,52岁的廖车行离开了大队,本想外出经商给家里挣栋新楼房,可村里缺村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村民们找到他希望他能当这个“领头羊”。没怎么犹豫,廖车行就扔下行囊,干起了这份没有工资的“新工作”。“刚回村里,家家都是一穷二白,一人一年360斤口粮都保证不了。所以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分田,17户70余人,一人分2.3亩;第二件事是以农养副,增加村民收入,农闲的时候组织青壮年到焦炭厂做工,一人一天可以挣1.45元,集体抽一部分作为修水利等的资金,余下的都给个人贴补家用,大家都高兴。”廖车行老人67岁才卸下了村长的担子,此时山背村已增长到46户200余人。

  现在,廖车行老人在处理矛盾纠纷方面依然宝刀未老,是下村村委啃“硬骨头”时的“杀手锏”。

  2017年,山背村开始启动“拆三房”工作,种种原因导致进展缓慢。廖车行在日常交谈中发现村民们都在观望,便说动弟弟、侄子和自己儿子带头拆了家里的老屋,主动配合村长挨家挨户上门做邻居们的思想工作,很快山背村40余户人家都签订了拆迁协议,共拆除无人居住的土培房、砖木房2724.17㎡,不仅美化了居住环境、方便了村庄规划,还减少了安全隐患。

  了解到村里有“入家”老人腿脚不便,只能从颐养之家配送饭菜到家里用餐,他主动提出自家的小客厅可以给颐养之家当“配送点”使用。三年多来,同村的7个“入家”老人每天都早早来到他家,拉拉家常、听听戏,热热闹闹吃着热饭热菜,“安度晚年”的含义在老人们心中逐渐由抽象变得具体。

廖车行在颐养之家给老人宣讲党史故事(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时,山背村的现任村长却被封路堵在了城里。严峻的形势下,82岁高龄的廖车行老人不顾自身安危,毅然穿上了红马甲,组织村里的青壮年志愿者在村外的柏油马路上建起卡点,并带头轮班值守,暂时切断了从下村前往大桥、高升、千秋岭等村委的村道。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廖车行跑坏了一双鞋。靠着国家补贴和儿女赡养费生活的他还主动为疫情防控捐款100元。

廖车行获得的荣誉证书(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疫情形势好转后,为保证春耕生产顺利进行,他主动找村委干部反映良田抛荒问题,说动村委牵头帮助村民流转土地。下村村委以村集体的名义,在山背村流转了42亩水稻田,再以600元/亩的价格转包给3个村民,带动农户自发流转了剩余的近90亩良田,山背村往后几年都能保证零抛荒。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像廖车行一样一心向党、默默奉献的老同志们,就像一面面扎根基层的旗帜,不仅见证了乡村面貌从落后到美丽的沧桑巨变,其本身也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画卷里一道道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