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昌8月17日消息(记者 王一凡)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近日,江西省委宣传部、省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举行“百年辉煌红土地 感恩奋进谱新篇”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之金融服务与发展专题发布会,介绍江西红色金融的光荣历史和发展成就。

  从第一个红色经济实体——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到第一块金属货币——“工”字银元;从第一张铜元票——吉安东固平民银行铜元票,到第一家具有中央银行职能的红色银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支撑起中国经济奇迹和伟业的现代金融体系正是从江西的红土圣地孕育而来。

  记者从省金融监管局了解到,作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近年来,江西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省政府大力推进“五型”政府建设,着力推动江西金融服务实体“促发展”,调整结构“补短板”,深化改革“增活力”,化解风险“保稳定”,不断提升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省信贷规模连续以每年赶超一个省的速度进位,贷款增速连续50个月稳居全国前5,以约占全国1.87%的银行资产撬动了占全国2.37%的信贷投放,并且信贷质量稳居全国前列。全省上市公司数量从2018年初的60家增长至目前的94家。2020年末,江西企业直接融资是2013年的20倍,保费收入增速全国第1,绿色金融发展综合指数全国第4,是全国唯一债券余额超千亿且零违约的省份,赣州、吉安市获批建设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成为全国第2个、中部第1个同时开展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改革试点的省份……金融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江西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强劲动力。

  金融体系从“银行为主”到“多业并举”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江西仅有国有银行、城信社、农信社、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1994年第一家政策性银行——农发行江西省分行设立;1997年第一家地方商业银行——南昌市商业银行诞生;1998年第一家新型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南昌支行成立;2008年第一家外资银行——渣打银行南昌分行入驻……到如今,江西金融逐步发展为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资管、期货和地方金融组织等并举,中资、外资、混合所有制并存,分工合作、功能互补、协同竞争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目前,江西共有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175家、网点6913个,证券业法人公司及省级分公司49家,法人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49家,金融行业从业人员超过35万人。2020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总资产达6.62万亿元,是2015年的1.98倍,其中银行业和保险业总资产分别达5.80万亿元和1708.10亿元,较2019年分别增长12.60%和15.90%。证券投资者资金账户822.40万户,累计交易额7.70万亿元,较2019年分别增长11.60%和40.10%。

  服务发展从“保障需要”到“同频共振”

  一方面,江西金融业逐步奠定了支柱性产业的地位。2020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达1808.63亿元,为2001年的22倍,占全省GDP的7.04%,较2015年提高1.64个百分点,占三产增加值的14.63%。金融业税收实现278.78亿元,是2015年的1.48倍。秉持守正创新发展理念,以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为代表的“金融赣军”逐步壮大,金控集团、金融租赁、金融资管、民营银行、区域股权市场填补空白,融资担保、小贷公司、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典当等行业有序发展。2020年末,全省纳入统计报送名录的地方金融组织有431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总资产超过2.51万亿元。

  另一方面,江西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保障作用显著提升。信贷主渠道功能强劲有力。今年6月末,全省本外币贷款余额4.55万亿元,是2001年的20多倍,规模居全国第15位,增速连续50多个月居全国第一方阵;本外币存款余额4.75万亿元,是2001年的近20倍,居全国第16位。存贷比达95.82%,较2010年提高近30个百分点。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质效不断提升,2020年末,制造业贷款余额2831.07亿元,是2015年的1.37倍。累计为14条重点产业链融资1.11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20.70%。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2180.38亿元,当年累计发放899.40亿元,较2019年增长31.80%。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546.81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41万亿元,分别是2015年的2.02倍和1.97倍。

  1993年,第一支A股公司——江铃汽车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开启了江西资本市场发展的大幕。2018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全省上市公司数量从2018年初的60家增长至目前的94家,其中A股63家(含过会待发),居全国第17位,“映山红”呈现“遍地红”“板板红”的良好态势。2020年末企业直接融资4713.74亿元,为2013年的20倍,江西是全国唯一债券余额超千亿且零违约的省份。

  保险业作出积极贡献。江西保险业随着新中国成立而诞生,1990 年后开始迅速增长。2020年末全年保费收入927.86亿元,是2006年的9.45倍,增速居全国第1位;2020年保险密度达2053.31元/人,保险深度达3.61%,较2010年分别增长2.65倍和1.06个百分点。引进保险资金快速增长,2020年达302.13亿元,是2015年的5.49倍。

  融资担保体系成效显著。在全国首创“国家、省、市、县”四级担保体系和银行机构共同参与的业务联动和“五级风险”分担机制,今年6月末,在保余额1805.88亿元,较2015年增长4.37倍,其中向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备案再担保业务304.5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0倍,增速居全国第1位。

  改革创新从“一枝独秀”到“亮点纷呈”

  江西金融改革始于1978年,历经专业化、商业化、现代化等多个发展阶段。2004年,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挂牌,农村信用社省级行业管理体制建立。2016年,江西全面完成农信社改制农商行,成为全国第5个完成农合机构改革的省份。1997年,南昌市商业银行成功改制设立后,九江、赣州、上饶、景德镇城市商业银行陆续组建。2015年南昌银行吸收合并景德镇城商行组建第一家省级法人银行——江西银行,2018年江西银行、九江银行先后成功在港股上市。

  第四、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江西金融改革向纵深推进。2012年启动红谷滩全省金融商务区建设,目前已聚集全省80%的省级金融资源,落户金融机构和企业超过1100家。2017年,赣江新区获批建设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五项经验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建设经验推广清单,江西绿色金融发展综合指数居全国第4位。今年6月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3352.95亿元,是2015年的5.55倍。2020年,赣州、吉安市获批建设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江西成为全国第2个、中部第1个同时开展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改革试点的省份。

  金融安全从“严防死守”到“全面治理”

  2003年前人民银行履行对江西全省金融监管职能,至2010年形成了人民银行、银监、保监、证监“一行三局”的金融监管体系和地方金融办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2018年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正式挂牌成立,2020年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江西省)和省政府金融工作议事协调机制建立,央地协同推进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强。2020年江西省出台《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成为全国第9个、中部第1个出台地方金融监管法规的省份。全省金融监管和工作部门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政治担当、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推进地方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决定性成果,推动所有金融活动依法纳入监管。2017年和2019年江西省两次被评为全国五个“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营造诚实守信金融生态环境、维护良好金融秩序、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成效较好的地方”之一,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2020年我省成为全国三个高风险银行机构全部清零的省份之一。

  发展氛围从“不沾边”到“新常态”

  进入新世纪,随着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全省上下的金融意识显著增强,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对金融工作的认知度、关注度和期待值明显提高。江西省委、省政府密集出台一系列支持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调动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积极性,地方主要领导定期听取金融工作汇报,研究金融重大问题,部署推进地方金融发展与稳定的各项工作,原来“谈金融不沾边”的局面彻底改观。量身定制激励举措引进和培育“双千计划”等金融高端人才,加强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互派干部挂职交流,举办多种形式领导干部金融培训,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等打造高水平金融智库成为提升金融“软实力”的新常态。

  随着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公布,江西金融迎来更大机遇,如何结合自身实际,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发挥金融担当,展现金融作为?江西省政府金融办主任、省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韦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江西是新中国红色金融事业的发祥地,江西金融系统干部职工将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当好红色金融的忠实守护者、坚定传承者、自觉践行者,全力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