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大杨辉:从稀土萃取自动化到高铁“玩”自驾

2017-09-29 20:43:00来源:央广网江西频道

  央广网南昌9月29日消息(黄晓鹤、任琦璇)近期,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公布,华东交通大学58个项目获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立项数、立项质量、立项率和立项经费均为历年之最。其中杨辉教授团队申报的《多组分稀土萃取分离过程优化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获批重点项目(江西高校唯一),资助直接经费300万。

  一个是稀有金属冶金全流程一体化控制研究团队,一个是轨道交通自动化与运行优化研究团队,两团队如何统筹并进?从稀土萃取自动化到高铁“玩”自驾,前行在漫漫科研之路上的杨辉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潜心30年:再拼一把,不想留下遗憾

  “申报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一直是我心中的目标,学校一直没有突破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还是再拼一把,不想留下遗憾!”谈到申报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是否存在顾虑时,已潜心于稀土萃取自动化领域研究30年的杨辉爽朗地说。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杨辉带领他的团队采取了“稳扎稳打”的策略:2011年开始先与其他单位联合申报重点项目以积累经验,2013年参与北京交通大学主持高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获批,2015-2016自主申报国家基金重点项目指南,2017年主持撰写申报书,一步一个脚印……申报的过程是艰辛的。在最后冲刺的20天里,杨辉闭门“谢客”、亲自“操刀”,带领团队日夜奋战在实验室,几乎都是晚上12:00之后才休息。“他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严谨求实的态度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团队成员朱建勇博士回忆起那段日子感慨道。

  另辟蹊径:让高速列车也“玩”自驾

  该校的办学定位是交通特色、轨道核心,而近年来高铁发展迅猛,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杨辉便萌生了将控制方法同步应用到高速列车自动驾驶上来的念头。起初同行不理解,但杨辉信念坚定,“技术是相通的,只是应用背景、对象不同,从点滴中做起,就能开辟新天地。”

  8年前,他先后带队调研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轨道交通类高校,敏锐地发现高速列车自动驾驶领域研究尚未深入,这正是科研的“盲区”,且不需要大型仪器设备支撑,研究投入相对较小。于是,团队另辟蹊径,立足新一代列控系统对智能化自动驾驶技术的需求,明确了以列车运行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为主,寻求与轨道交通行业骨干企业在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以及在行业推广应用。

  知易行难。“由于高铁运行速度快、距离长、环境条件变化大,要研究高铁自动驾驶算法和模拟系统,首先要获取真实可靠的现场数据。”为此,连续两个暑假,团队的老师和学生们都是在列车驾驶室里度过的,他们随车实时记录来自现场的第一手资料。

  梅花香自苦寒来。如今列车运行控制算法研究已获得4个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项专利、发表SCI二区以上论文8篇,与行业高校、企业均有合作项目,实现了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只要有合适的“接班人”,意主动“让贤”

  一所大学没有人才发展不起来,一门学科没有领军人才强不起来。近年来,该校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规范管理、提高服务,形成了科学的引才聚才、育才留才、选才用才的良性工作机制。

  控制学科便是人才强校战略的受益者: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从无到有,2014年获学校首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5年“稀有金属冶金全流程一体化控制”获批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016年获批“控制科学与工程”江西省高校学科联盟牵头学科……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人才引进密不可分,自2004年以来,学科先后引进和培养近20位博士,且已逐步成长为学科方向带头人和主要骨干。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控制学科的带头人,杨辉曾多次主动向学校提出加快引进学科领军人才的步伐,并一直默默努力推动此事。“考虑到学科的长远发展,应该让年富力强、有潜力的年轻人快速成长起来。现在我们的科研平台与环境日益完善,对高层次领军人才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只要有合适的‘接班人’,我愿意主动‘让贤’!”

  在团队眼中,他和蔼可亲,脸上常常挂满笑容;会考虑细致周到,总是鼓励并指导新来的博士用熟悉的研究方法,去探索新的应用领域,尽快融入到团队中来,因此大家从来不用为基金项目发愁。“能加入这样的团队,我觉得很幸福!”本硕博一直师从杨辉的付雅婷笑着说。

编辑: 王一凡
关键词:

华东交大杨辉:从稀土萃取自动化到高铁“玩”自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