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景德镇:小巷社区的大变化

2018-11-09 11:0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景德镇11月9日消息(记者范存宝 见习记者于子敬)马鞍山社区是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旧城中典型的老字辈小区。走入门洞,陶瓷文化墙整齐矗立在道路两边,翠绿苗木伸出墙头,这一切都令来者赏心悦目,神怡心旷。当你羡慕这里的百姓满满幸福感时,你一定不知道,过去的马鞍山社区到处是违建地、菜地和垃圾山,六条坑洼不平的道路和长期内涝的低洼地让辖区居民苦不堪言。短短一年时间,路平、灯亮、水通、墙美,昔日脏乱差的老旧社区上演“变形计”,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让人向往的安居花园。

社区人员在工作(央广网发 见习记者于子敬摄)

  2017年3月,景德镇列入全国第二批“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一年多来,景德镇在提升城市外部形象和内在气质中,探索出了一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径,马鞍山社区便是其中的缩影。

  这一年,马鞍山社区清死角、破难题,将140平米的办公服务用房打造成总面积约4000平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000多平方米杂乱的违建地、菜地和垃圾山变成了便民广场和廉政主题文化园,坑洼泥泞的道路不再让人头疼,社区修建陶瓷人文特色文化里弄墙、改造居民楼外观、更换沿街店面招牌、新修内涝低洼地下水道等等一系列环境大整治立竿见影地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使居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对于马鞍山街道来说,“城市双修”的背后是带给百姓实实在在高质量的生活好处。

社区调解室(央广网发 见习记者于子敬摄)

  据马鞍山社区党委书记齐菊英介绍,社区“双修”的背后是“一厅六区一所”的创新运营模式。社区集中建设一站式办事大厅(内设民政保障、卫生计生、综合治理、党员服务四个窗口)、党群活动、文体活动、卫生服务、平安联创、社会保障、养老托幼助残等内部功能区和新时代讲习所,并结合工作实际需要,重点规划设立了“青年空间”“百姓说事”“居民自治理事会”“心理咨询”“金牌调解”等特色区域,同时外设休闲广场、议事亭、廉政公园和一条文化长廊。去年,社区又将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和党员调解团有机结合升级为“金牌调解室”,这是一个更加贴近居民群众、贴近社会的人民调解新平台,今年被评为“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用齐菊英的话说,这叫“人人参与、家家受益”。

  小小社区“五脏俱全”,背街小巷也焕发新生机。稳定、和谐的社区环境,是百姓安居乐业最基础的保障,也是景德镇市一直在努力打造的方向。景德镇珠山区几年内将逐步完成440个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和对162个老旧小区进行优化提升工程。位于新厂西路118号400米长的部所小巷,在60年前开始形成居住区。当时尚缺规划的部所小巷聚集了土生土长的原住居民,民风淳朴,邻里和谐,是一条典型的景德镇老里弄。这一年,整条里弄铺开始设高标准的透水混凝土,对原有零乱的线路进行捆扎,疏通堵塞废弃的下水管道,安装仿古式路灯,并依托民进景德镇市委会、景德镇开明陶瓷书院等平台,聚合陶瓷、书法等名家的力量,创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二十四孝”为主题的陶艺作品,悬挂于里弄,镶嵌于墙内,让传统文化和陶瓷文化相融合元素走进里弄。在这条人来人往的小巷里面,有的不仅是风景,更有文明和新风。

社区整治前后对比图(景德镇市委宣传部供图)

  这样的变化不止马鞍山社区和部所小巷,景德镇市计划实现背街小巷整治改造660余条,截至目前,总计投资资金1.5亿元,完成背街小巷改造工程440余个。“城市双修”期间,景德镇重点推进整治建设“一带两城”,着力开展“六大专项行动”。近年来,景德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要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青山绿水”的重要精神,提升千年瓷都与世界对话的底气,在城市外部形象和内在气质建设上,探索出了一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径。

社区整治前后对比图(景德镇市委宣传部供图)

  景德镇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从最重点的问题突破,大力加强老城区基础设施等配套项目建设,本着“整洁、整齐、整治”的原则,按照“路平、水通、灯亮、线齐、墙美”的要求,全面清理破烂、破损、破旧的市政设施,改造背街小巷、改造菜市场、改造旱厕所、打通断头路、消灭泥巴路、增加停车位,使老城保护和民生改善相得益彰。

  景德镇是一座开放与包容的城市。如今,景德镇市借着“城市双修”的东风,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恢复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景德镇古已有之的创新实干精神正转化为城市魅力对世界目光的强大吸引力。

编辑: 王一凡
关键词: 景德镇;居民;社区整治

江西景德镇:小巷社区的大变化

马鞍山社区是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旧城中典型的老字辈小区。走入门洞,陶瓷文化墙整齐矗立在道路两边,翠绿苗木伸出墙头,这一切都令来者赏心悦目,神怡心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