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遂川11月25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萧昀 刘祖刚 钱锋)在江西省遂川县泉江镇新林村,住着一位精神矍铄,1930年4月出生的抗美援朝老战士胡子棣,说起他,村民们常竖起大拇指说:“捐钱给孩子们读书,修路,建文化活动中心,是个大好人!”夸赞这位“90后”爱心满满,热心公益。

  别看早过耄耋之龄,胡子棣身体健康、思维清晰。他介绍,自己是1949年夏随村民一起,前往赣州市于都县南坑乡参军入伍的。

  胡子棣回忆,部队先是移防在赣州市宁都县,1950年12月,由宁都县随军转移到辽省七道沟,参加入朝作战志愿军,部队番号改编为64师430高炮团,进入朝鲜新义州及平阳等地参战,主要在顺安、平良以北作战,保护桥梁、机场、涵洞等,历时2年4个月。1953年4月,回国后他随部队驻防在福建省厦门、泉州等地,还提为班长,在部队期间,多次受到嘉奖,并立小功两次。

  1957年6月,经部队批准,胡子棣依依不舍告别军营,复员回到家乡,在乡政府从事民政与社教工作。1969年春,分配到遂川县森林工业局衙前林站,直到1985年退休。

  在部队,敢冲敢杀,在地方,敢做敢当,退休后,敢说敢管,胡子棣始终一身军人本色,对不正之风尤其嫉恶如仇。硝烟洗礼、浴火重生,让他对钱财等身外之物看得很轻。

  胡子棣平时省吃俭用,对自己“狠”一点,却对他人很大方,把省下的钱,投到镇村公益事业建设中。看到村里有些孩子们家贫,甚至还赊欠学费,便找到村胡氏教育基金会长,捐出了11880元;为丰富村里老人业余文化生活,避免赌博等不正之风滋生蔓延,新林村要建一座老年文化活动中心,他又慷慨解囊,捐出了51000元;看到有的特困村民和孤寡老人生活无助,捐出了1000元。

  胡老对交通建设格外上心,20-30年前,新林村通行条件极差,路是村民一锹一铲开挖,一沙一土填压而成,每位村民还都贡献出了5厘多农田作路基,自发投工投劳,辛苦造出了宽2.5米的沙土路。

  可到了雨季,随着雨水冲蚀,道路又变得坑坑洼洼,好多地方都是烂泥,十分不便,不少村民们每次经过都溅一身泥,苦不堪言。经过新林村村两委和胡子棣等五老人员多方奔走,2003年,政府落实了政策,村里第一次硬化了水泥道路,路面也拓宽到了7米,整村变得通畅起来,给村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 。看到村里还有些支路、村道未硬化,捐出了2000元,还捐建小桥一座,义务投入劳动力200余天。

  胡子棣老人一生淡泊名利,不愿给组织上多添麻烦,育有五子一女中,只有次子胡建平在云岭林场衙前分场工作,其余均在家务农。他说,他们能养活自己,又何必在意能否吃上“公家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