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扶贫车间”

2018-11-30 15:13:00来源:央广网江西频道

  央广网万年11月30日消息(通讯员王华成、刘存文)近日,笔者来到万年县青云镇乐源村委会罗源村扶贫车间,但见20余名工人正在各自岗位上忙碌,按照分工进行着穿线、缝纫、打包等工序,简单的劳动与收获,每个人脸上却都透露出一丝满足的笑容。

  “除了农忙,只要有空闲就到车间里务工,希望可以减少年轻人的生活负担。”已经在车间工作了5个月的饶玉华大爷说:“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家里就只剩下我和老伴,由于村庄地处偏僻在家也没事可做,现在有了扶贫车间,我也能帮家里增加一些收入。”

  如今,罗源村像饶玉华大爷一样在家门口就业的村民已有40余人,除了22名贫困户,其他大多数都是和他一样的留守老人。“罗源村和许多贫困村条件相似,耕地面积小,山地较多,加之交通不便,进出只有一条蜿蜒公路,所以大多村民只能靠外出务工维持生计。”乐源村支部书记饶敏告诉笔者,乐源村共有260户1100余人,因缺少致富路径,村里90%以上的年轻人都去外地打工,村里留守的多为老人、小孩、妇女,属于典型的“空壳村”。

  今年6月,乐源村党支部为改善村里的落后经济条件,村干部积极整合返乡创业资源,积极探索出了一条党建促扶贫新路子,在罗源村办起了束口袋加工扶贫车间,为村民搭建起了在家就业的好平台。

  饶品忠是青云镇乐源村本地人,因家庭贫困,20岁就到福建打工,经过多年努力,2006年他在福建拥有了自己的箱包厂,生意开展的有声有色。今年年初,村干部与饶品忠取得联系,宣讲返乡创业好政策,鼓励他回家创业。5月,饶品忠积极响应号召,回到万年创立了“万年县中杰工艺饰品有限公司”。6月,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饶品忠在村里办起了扶贫车间。

  “车间产品加工很简单,就是穿线、剪线头、整理打包,唯一比较复杂的就是缝纫机操作,在经过几次学习培训后,我已渐渐的熟练掌握,每月有2000元的收入,实在想不到,家里也能就业,还学到了手艺。”正在加紧完成手上工作的杨女士说道,车间刚建立,她就加入进来,如今已是车间的能手,而且由于多劳多得的酬劳模式,更加激起了她的动力,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加家庭收入。

  “我从小在这里长大,对家乡群众致富无路的苦楚深有体会,一直希望改变贫穷现状,如今我有能力了又赶上国家的好政策,就想为家乡做一些贡献。”饶品忠说:“下一步我打算继续扩大车间规模,购买一些新的设备,把隔壁几间房子也改造成扶贫车间,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让周边几个村的贫困人员和留守老人也能在家门口就业,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

编辑: 王一凡
关键词: 扶贫车间;万年

村里的“扶贫车间”

近日,笔者来到万年县青云镇乐源村委会罗源村扶贫车间,但见20余名工人正在各自岗位上忙碌,按照分工进行着穿线、缝纫、打包等工序,简单的劳动与收获,每个人脸上却都透露出一丝满足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