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的记忆——影片《闪闪的红星》在浮梁拍摄始末

2019-05-14 15:3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浮梁5月14日消息(记者邓玉玲 通讯员吴国庆)“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这首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随着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成功,成为半个世纪以来传唱不衰的红歌经典。除了亲历者外,现在包括浮梁人在内,有很多人不知道这部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大部分场景都是在浮梁县境内拍摄的。

《闪闪的红星》演职人员合影照

  为了挖掘浮梁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浮梁县融媒体中心近日组织了一支采访团队,深入鹅湖镇、臧湾乡等电影取景地,重走当年拍电影时潘冬子走过的路,探访那些至今还保存尚好的场景,回忆当年的“红星”记忆。

  为何选择浮梁为拍摄地

  据浮梁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冯云龙介绍,景德镇市浮梁县是革命老区,这片红色土地上有着光荣而悠久的革命斗争历史。正因为当地的许多革命历史故事与《闪闪的红星》电影情节有相似之处,摄制组才选择了浮梁作为取景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7月中旬,以江西红军独立团为基础,并从赣东北各县赤卫队、游击队和少先队抽调部分队员,加上景德镇千余名首次参军的瓷业工人等新战士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1930年7月22日,红十军在乐平县南界首村正式宣布成立。期间,先后有3000余名瓷业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加入红军,充实和壮大了赣东北红军队伍,为红十军的成立奠定了基础。方志敏领导的工农红军四进景德镇,浮梁县城红旗飘飘。

  1934年4月,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浮梁小源暴动取得成功,首先镇压了与反动派勾结、一贯残酷压迫和剥削农民的大恶霸朱养桥。随后,又在程家山建立皖赣边苏区革命根据地。1934年夏,皖赣边苏区的范围扩大到“长五百余里,宽三四十里、八九十里不等”的地区。赣北特委已辖有14个县委和特区委,共建立近50个区委,几百个党支部,有党员近万名。同时,赣北特委所辖各县共组建了18个地方游击中队,共1200余人,先后转战浮梁、祁门、鄱阳、秋浦、东流、彭泽、湖口等地,发动和支援武装暴动,与国民党正规部队、地方民团和反动别动队、反动义勇队进行了几十次大小战斗。1934年11月下旬,国民党调集15000余人的军队及反动义勇队,分5路向程家山进剿,边区军民在皖赣分区委领导下,浴血奋战,终因敌我力量悬殊,皖赣分区党政机关和红军独立师被迫转移至皖南秋浦县大板村。不久大板失守,分区委领导人率部突围,各自分散活动,皖赣分区失陷。从此,红军游击队开始进入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月底,陈毅到瑶里指导红军游击队的改编。同年2月10日,在瑶里程家祠堂召开了各界群众抗日誓师大会,随后,改编部队告别皖浙赣边区人民,开赴新四军集结地皖南歙县岩寺,奔赴抗日战场。所有这些革命历史故事,都与《闪闪的红星》剧情极为相似。

  在拍摄《闪闪的红星》电影版的时候,我国拍摄彩色电影还是处于刚刚开始的阶段,美丽的自然生态景观自然受到了摄制组的追捧。浮梁县鹅湖镇周边的景色可以说是山清水秀,在那里,古桥、古树林、古民居、古村落随处可见,当摄制组来到浮梁县鹅湖镇时,立即被周围的景色所吸引,认为浮梁县鹅湖镇的风景完全符合《闪闪的红星》电影中故事情节的场景审美需求。

锦溪大桥

臧湾古市

  寻访影片拍摄地

  县融媒体中心采访团一行首先来到臧湾乡臧湾街古市牌坊前,牌坊上挂上了“齐心协力建宗祠,文化圣地树千秋”的横幅,但是这个刻着“臧湾古市”的古老牌坊仍屹立不倒,而牌坊周边的景致依旧和当年电影中大致相同。据悉,臧湾在古代本就是一个大集市,而在电影《闪闪的红星》中,这里是潘冬子做工的地方。潘冬子以做工为名,为红军打探敌人的消息,最后砍死了胡汉三。于是,从影片中也随之流传出了一句经典台词:“有米不卖”。一位老人指着街边一栋三层楼房介绍道,这就是当年的米铺。虽然村民在街边建起了一幢幢新房,但有些地方的墙壁上依然隐约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万岁”等红色标语。

  在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一个令所有人记忆深刻的片段:地主恶霸胡汉三给国民党出主意,把红军困在山上,不让老百姓去给红军送食盐。红军便派了10多岁的儿童团员潘冬子和一位老大爷下山买食盐。买到食盐后,潘冬子把食盐装进了一个竹筒做的茶壶中,并扮作上山砍柴的人来到了关卡前。不料,敌人已经加强了检查力度,潘冬子一看,知道提着竹筒是过不了关卡的。于是,只见冬子眼珠一转,飞快地向河边跑去,不一会儿,潘冬子又回来了,并顺利地通过了关卡。过了山坳,老大爷问冬子刚才去河边干什么?只见冬子解开棉袄,大爷用手一摸,湿漉漉的,再一尝,咸的,大爷高兴地大叫起来:“冬子,你真聪明!”这便是经典的潘冬子运盐的故事。当时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所设的关卡,就是在鹅湖镇朱锦村的锦溪大桥上。这座桥长50米左右,宽约4米。随着岁月的变迁,围栏和桥身依旧保存完好,只是桥上的廊亭已不复存在。一位名叫谢冬爱的老人回忆道,当年他们锦溪村很多人参与了电影的拍摄,她儿子那时19岁,在剧中扮演推土车的农民。

  在鹅湖镇张村足禄源自然村,一直保存着一棵古老的樟树。这棵历经千年的老樟树,就是当年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被吊挨打时的那棵樟树。因为经历太多的风吹雨打,现在老樟树的枝干有的已经倾斜,为了更好地保护这棵老樟树,当地的相关部门用大块的石头垒成塔状,用来支撑倾斜的树干。电影中当时的柳溪镇已经建立起了红色政权,潘冬子也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农民运动,地主恶霸胡汉三便准备出逃。有一天,潘冬子挑着柴经过胡汉三家门口时,被正准备仓皇逃命的胡汉三拦住盘问,逼问冬子他父亲潘行义的下落,冬子怎么都不肯说,胡汉三便丧心病狂地把冬子吊在了这棵老樟树上进行拷打……村民汪九林、郑顺好指着樟树右边的一块空地说道,当年“胡汉三”的房子就是在这里。如今,距离电影拍摄已经过去了40多年,这棵老樟树依旧生机盎然、枝繁叶茂,翠绿的枝叶散发着勃勃生机。它就像一位历史的见证者,一直安静地站在这里,向来这里的人们一一讲述着当年的故事。

吊打潘冬子的古樟树

  采访团一行还寻访了当年竹排江中游、漫山杜鹃花、青翠竹林等场景的拍摄地。

  影片拍摄的亲历者

  在曾任浮梁县政协副主席舒怀仁的家中,他指着一张已经泛黄的老照片告诉记者,这是当年《闪闪的红星》摄制组和市革委会、市武装部领导及工作人员的合影照。他当年在鹅湖公社工作,为配合影片的拍摄,被派到摄制组负责联络工作,参与并见证了这部经典影片的拍摄过程。

  1973年8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第四摄制组,在先遣组考察江西外景地的基础上,来到景德镇市鹅湖公社(现在的浮梁县鹅湖镇)拍摄彩色故事片《闪闪的红星》。

  《闪闪的红星》是“文化大革命”后期拍摄的第一部彩色国产故事片,作为外景地的景德镇市鹅湖公社等各级组织和干部群众格外重视,大力支持,可谓一路开绿灯。省委办公厅、省军区领导多次电告景德镇市革委会、市人民武装部要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务必从各方面给予积极配合,使之早日同观众见面。当时的市革委、市人武部研究决定,从市属各单位抽调舒怀仁等8名干部常驻摄制组,负责联络、协助工作。鹅湖公社专门腾出了招待所和大礼堂给协拍的部队住。省委办公厅从车队调广州产的大客车1辆,北京吉普车1辆。省军区拨解放牌军车5辆、8座吉普车1辆、三辆摩托车2辆供剧组使用。驻市部队抽调了1个连的指战员驻扎鹅湖,协助拍摄工作。

  因剧组驻扎在鹅湖,外景也以鹅湖公社及周边地区为主(除少数几个镜头在婺源县的清华、思口拍摄外,几乎都在鹅湖一带完成)。因为舒怀仁生长在鹅湖,对鹅湖及周边人文景观比较熟悉。他在公社政工组工作,年龄30出头,身体棒,被派往摄制组担任联络员。名为联络员,实际上围绕剧组服务什么都得干。外景当向导,物色群众演员,筹措道具,联系场地,雇佣临时工,协助维持现场秩序,后勤保障等等。由于跟剧组同吃、同住、同工作,同剧组导、摄、演、美各部门人员都很熟,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老舒!有的人戏称他为“编外制片”。导演觉得舒怀仁很有镜头感,还给他安排了一个角色。“我扮演的角色就是潘冬子买盐上山过关卡前,帮潘冬子探一探关卡检查的那个路人,虽然戏份不多,但是很有意思。”舒老先生说,当时导演让他演这个角色时,他还觉得自己从来没演过戏、不会演戏,担心自己演砸了。后来,导演一边鼓励舒老先生,一边耐心地讲解这个角色的特点和要领,让舒老先生渐渐放宽心,投入到这个角色当中去,“最后拍摄出来的效果还不错,有幸参加演出我感到很自豪。”说到这,舒老先生特别开心。

采访舒怀仁

  舒怀仁说剧组演职人员非常敬业,有一件事让他记忆犹新。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有3名战士饰演国民党士兵过木桥,桥板的一头被“潘冬子”机智地抽掉栓头,导演为使国民党士兵掉下河的镜头逼真,让制作人员将桥板用水泼湿弄得很滑,“国民党”士兵走在前头,第一个掉下河,滑倒时不慎腰部碰在桥板上受伤,送到94医院治疗,直到电影拍摄完毕仍住在医院里,未见康复。

  《闪闪的红星》第一次外景拍摄于1973年元旦前结束,底片送北京洗印后,返回在市群英堂放映样片,看后,大家都反映很好,尤其对秀美的外景画面赞叹不已。摄制组结束工作后离开鹅湖返京拍内景戏,并调整补充若干镜头,加上后期制作,全部完成后送审。由于受文革的影响,影片的拍摄受到否定,经过一段时间的坎坷经历,最后八一厂决定重新拍摄《闪闪的红星》。从摄制组到演员、剧本都做了一定程度的修改。1974年3月,摄制组二下鹅湖进行取景,又经过4个月的紧张拍摄,终于完成了全剧外景拍摄任务,胜利返回北京。这样,经过2年零9个月的紧张工作,并经后期制作,终于全面完成任务。为答谢江西省的支持,在全国公映前剧组特派人员携带彩色故事片《闪闪的红星》拷贝来南昌市、景德镇市和鹅湖公社等地放映,反响很大,获得一致好评。

  一位群众演员的故事

  在鹅湖镇及周边乡镇有很多参与了《闪闪的红星》影片拍摄的群众演员,臧湾乡寒溪村的黄翠英就是其中之一,她向我们讲述了当年的那些故事。

  说起当年的故事,黄翠英的脸上一直带着笑容。“那时候我大概十二三岁的样子,当时在读初一,摄制组的人来学校挑人。”当时摄制组的工作人员来学校挑选了七八十名学生去当群众演员,刚开始的时候,黄翠英并不知道是要去哪里、做什么,到了现场后,看到周围放满了各种拍摄器材、工具,她这才反应过来,是把她叫来拍电影了。“当时他们挑选的同学,都是形象比较活泼可爱的,我很荣幸被选中了。”黄翠英笑着说道。

  “摄制组用车把我们带到了一条两边布满映山红的路上,就是潘冬子梦中红军归来的那段。”当年的黄翠英和她的同学需要做的事情很简单,每个人手上只要拿着两束鲜花,一边喊“欢迎欢迎”,一边蹦跳着摇着手中的鲜花。这段场景看似简单,但是当年拍摄的时候并不容易,“那时候这个片段一共拍摄了两次,每次都需要半天的时间,摄制组的工作人员每次都是用车把我们拉到拍摄现场,再用车送回学校。”

  对于当年的场景,黄翠英说因为条件有限,无法给所有的群演安排统一的服装,他们都是穿着自己的衣服参与拍摄的。“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还获得了5角钱的演出费,在那时候算很多了。”她说,虽然自己在电影里的镜头不多,但是这些画面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据黄翠英回忆,《闪闪的红星》电影剧组在鹅湖拍摄的期间,她和同学曾经做了一件非常勇敢的事情。“那个时候剧组住在招待所里,我和同学就约着一起去招待所看看,没想到,潘冬子父亲的扮演者赵汝平以及另一名演员赵振华对我还有印象。”黄翠英称,当时演员赵振华觉得她特别像自己的女儿,所以黄翠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因为那次的“探班”,黄翠英和演员赵汝平慢慢建立起了联系,两人还经常通过书信来往,聊一聊身边发生的事情。“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还是用毛笔写字,赵老师给我寄来一些剧照。”这一写,就是五六年时间,直到黄翠英参加工作,两人就渐渐失去了联系。

  一直以来,黄翠英都将这些信件和剧照放在家中抽屉里,好好保存着,时不时拿出来看一看。可惜的是,前年家中涨水,半人高的水没过了抽屉,将那些信件都泡毁了。“那个年代,只有书信可以跟他们联系,没想到书信会被水淹了,太可惜了。”黄翠英说,曾经有一次去北京,她还想去找赵汝平老师,但是因为没有联系方式,也不知道去哪里可以找到他,只能放弃,“如果以后有机会还能联系上就好了。”(本文图片由通讯员提供,稿件部分资料来源于南昌晚报)

  资料链接:《闪闪的红星》剧情简介

  《闪闪的红星》根据李心田同名小说改编。故事讲述的是疾风暴雨的1931年,潘冬子的家乡——柳溪镇暂时还处在大土豪胡汉三的统治下。潘冬子挑柴经过胡汉三家门前被正准备仓惶逃命的胡汉三拦住盘问,逼他说出他父亲潘行义的下落,并丧心病狂地把潘冬子吊打拷问。这时,红军在潘行义的引导下,打进了柳溪,解救了潘冬子。柳溪建立了红色政权,潘冬子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潘行义在对敌作战中负伤,他在手术中主动将麻药让给阶级兄弟,使潘冬子深受教育。

  1934年秋,红军主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潘行义随部队转移,临行前,他给潘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

  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陷入了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潘冬子和母亲暂时离开柳溪,转入了深山老林。在当地领导游击队和革命群众进行斗争的红军干部吴修竹,向他们传达了遵义会议的精神,增强了潘冬子和母亲坚持斗争的勇气和力量。为了掩护乡亲们撤退,潘冬子的母亲壮烈牺牲,潘冬子看到母亲的死,变得更加坚强……

  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潘冬子积极参加斗争,他在战斗中破坏了吊桥,巧妙地把盐化成水送给游击队,把情报送给游击队,他勇敢地砍死了睡梦中的胡汉三,有力地配合了游击队攻打姚湾镇的行动。战斗迎来了胜利。1938年,在江南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奉党中央命令,准备开赴抗日前线。上级派潘行义来接吴修竹领导的游击队下山。潘冬子和父亲终于见面了,潘冬子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红军战士,加入了红军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编辑: 王一凡
关键词: 浮梁;闪闪的红星

追寻红色的记忆——影片《闪闪的红星》在浮梁拍摄始末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这首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随着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成功,成为半个世纪以来传唱不衰的红歌经典。除了亲历者外,现在包括浮梁人在内,有很多人不知道这部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大部分场景都是在浮梁县境内拍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