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安计划”进校园 为孩子保驾护航

2017-05-22 09:49:00来源:江西日报

  央广网江西频道5月22日消息 近年来,“溺亡”几乎成了每年学生暑假的阴影。如果掌握了正确的防范或者救护知识,许多悲剧本可以避免。因此,江西省红十字会于去年启动“泳安计划”,旨在增强青少年水域安全防范意识,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今年,“泳安计划”的实施内容和范围进一步扩大提升,由省红十字会与团省委共同合作开展,参与实施计划的志愿者们希望通过努力让越来越多的人掌握游泳及水上安全知识,远离溺亡悲剧。

  为全省大中小学生培训水上安全知识

  溺水是青少年意外伤亡的高发因素。我国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每年0到17岁死亡人数为38万人,而儿童溺水身亡的人数达到意外死亡的38%,尤其集中在暑期。

  “江西水域纵横,游泳是青少年十分喜爱的运动,同时也是一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活动。为避免更多悲剧的发生,防溺水已成为学校安全宣传教育的重点,同时也是各级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的重中之重。”省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戴莹告诉记者,今年的“泳安计划”从4月初正式启动,计划在两个月内,为全省18所高校约5500余名学生普及培训水上安全知识。此外,江西省红十字会还计划到2020年面向全省培训水上救生师资500名,并依托这些师资在大中小学校开展水上安全教育普及培训。

  学生渴望正确掌握防范及救护方法

  最近两个月,因为承担了具体实施“泳安计划”培训的任务,江西省红十字水上救援队单元平及其志愿服务团队非常忙碌。“马不停蹄从一所学校到另一所学校培训。”5月19日中午,刚刚结束在南昌市扬子洲学校的培训后,他又立刻赶往吉安、赣州。“感觉学生们学习热情非常高,他们渴望掌握正确的自救及救人方法。”

  5月13日上午,一场时长90分钟的水上安全培训在东华理工大学进行。当天是周六,但9时30分培训开始时,该校地学楼报告厅座无虚席。建筑工程学院大一学生余蓝青听得格外认真。在实际演练环节,余蓝青第一个举手要求上台练习。老家在鄱阳县的余蓝青对溺亡事件并不陌生。“一到暑假就有很多小孩去湖边玩水。几年前,一个邻居家的孩子就出事了,整个家因为这件事垮了。”余蓝青坦言,身边有许多人都像他一样,遇到他人溺水想去施救,却无从下手,有的甚至因为救人付出了生命,“这些都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我们太需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泳安计划”培训课程在小学生当中也非常受欢迎。5月19日上午,志愿者们在扬子洲学校给四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上了一堂培训课,每到提问环节,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提出想法和疑虑;实际操作环节,孩子们迫不及待地等待练习。“扬子洲几乎被赣江包围,这里的孩子离水太近,每年到了夏天,许多学生放学后会去水边玩,他们很需要补充水上安全知识。”扬子洲学校团支部书记邬蓓蓓坦言,溺亡事故频发,每年暑假老师也会因此感到担心,再过一个月又要放暑假了,“泳安计划”培训来得很及时。

  “理论+实践” 培训效率高效果好

  据了解,“泳安计划”培训的时长根据情况安排为45分钟至90分钟不等。时间不是很长,但记者在多个培训现场采访发现,由于课程融入了“理论”和“实践”环节,培训效果不错。

  “自己不能随便去河边玩水;如果有小伙伴掉进了水里,不要用手去拉,应该去找旁边的人帮忙,并且借助身边的衣服、扫把等工具,大家一起把水里的人拉上来……”5月19日,扬子洲学校的培训结束后,记者问四(1)班胡文俊同学掌握了哪些知识时,他流利的回答令人惊讶。“不了解的人可能会认为几节课的培训起不到什么作用,其实不然。”单元平表示,许多基本的水上安全救护知识并不复杂,缺乏的只是普及和宣教。“例如许多溺亡事件中,救人者牺牲了生命。有时是因为救人者没有掌握正确方法,不借助工具和他人的力量,仅出于救人冲动伸手去拉溺水者,这是最常见的一个错误,因为溺水者求生欲很强,往往在救人者拉他一瞬间会有爆发性的力量,救人者很可能被拉下水。”在扬子洲学校的培训现场,记者看到,通过分组情景剧的表演和练习,几乎每一名参与培训的学生都有参与溺水事件演练的机会,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水上安全知识的理解和印象。

  截至本月底,按照计划,在全省18所高校普及培训水上安全知识的任务将全部完成。单元平告诉记者,6月份之后,志愿者将会集中选择水域周边学校和事故高发地区的中小学继续开展培训。此外,记者还获悉,日前,位于赣江滕王阁水域附近的江西省红十字会水上安全教育基地已正式对外开放,市民可前往该基地免费参观、学习水上安全知识及参与培训。

编辑: 范存宝
关键词:

“泳安计划”进校园 为孩子保驾护航

近年来,“溺亡”几乎成了每年学生暑假的阴影。如果掌握了正确的防范或者救护知识,许多悲剧本可以避免。因此,江西省红十字会于去年启动“泳安计划”,旨在增强青少年水域安全防范意识,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