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华:奋进唤得残月圆

2020-06-24 10:0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泰和6月24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王和晓 黄从周)虽然肢体残疾,家庭贫困,但他凭着勤劳、毅力和智慧,开办了饰品加工厂,产品通过浙江义乌转口印度、美国,并帮助15户贫困户和130余名中老年剩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他身残志坚、自强创业,贫帮贫、残助残的感人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他,就是江西省泰和县塘洲镇栗芫村贫困户罗小华。

  苦不苦,靠勤奋摆脱贫困

  “脱贫不能等靠要,致富不可睡大觉,人只要精神不倒,再难的日子都能熬出头”。罗小华几个月大的时候患小儿麻痹症,肢体残疾三级。父母拖着他这个残疾人,十分不易,好不容易读完初中,他就走上社会。先是在县城跟人学修摩托车,学了两年,就自己开了摩托车修理店,生活慢慢好起来。罗小华与遂川姑娘简秀英喜结连理,婚后生育了一儿一女。但是妻子简秀英身体状况比较差,微薄的收入难以支付高额的医药费,让这个家庭负债累累,陷入困境。2014年,镇村干部在精准识别入户过程中得知其家庭情况,通过村民民主评议会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虽为残疾人,但罗小华身残志不残。“在坎坷的命运面前,很多残疾人失去信心,‘烂船烂拖’,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烂船更要好好地撑”罗小华认为,“人有精神土生金,只要有精神,贫困击不倒、病魔压不垮。”

  2008年罗小华到浙江金华义乌等地打工,开始接触小饰品这个行业。他努力钻研业务,熟悉每个工艺流程,全程了解产、供、销,为今后自己的创业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毕竟自身残疾,在外打工也十分不便,还有想到家中年幼的孩子和患病的妻子都需要照顾,便在2014年决定回家发展。罗小华先是利用政府审核通过的5000元扶贫资金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并饲养了一些本地珍禽泰和乌骨鸡,艰苦打拼,生活条件有所改善。

  志当存高远。根据之前的务工经历和对市场深入考察了解,罗小华发现加工小饰品前景不错,于是又有了生产小饰品创业的想法。罗小华觉得,创业不是凭空想象,不是别人说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是别人说什么项目赚钱你就做什么。而要根据自己的综合能力,根据自己对当地市场了解的情况,同样一个项目在每一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城市所起到的效益是不一样的,应该根据自己对这个项目熟悉的程度,根据自己对当地市场需求的情况做出决定。

  2015年,在镇、村的支持下,罗小华和同村其他两个人在塘洲镇永昌圩镇街上开办了鸿泰饰品加工厂,主要的业务是加工女性常用的衣服饰品挂件和耳环等产品,属于半成品加工环节,半成品加工好后发往浙江义乌再进行下一道工序。义乌是全国小商品商贸中心,有充足的订单。工厂从最初的几个人的团队,到现在的130多人,一路创业很不容易。2018年5月鸿泰饰品加工厂被有关部门确定为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人口就业15人,获得贫困户创业补贴25000元,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罗小华通过政府的政策帮扶和自身不断努力,已成功脱贫。家里盖起了三层小洋楼,自己开上了宝马车。爱人身体也逐步好转,一儿一女都在学校读书,成绩良好。靠勤劳、靠奋斗,靠智慧,他摆脱了贫困,走向富裕幸福。

  贫帮贫,靠打拼带富乡邻

  首饰是女性身份的象征。对印度、美国人来说,首饰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装饰品,对妇女来说首饰尤为重要。女性首饰种类繁多,有耳环、项链、戒指、手链、手镯、发饰、额饰、胸饰、脚链等。印度人认为,"首饰是女性生活的一半",女子应当充分地利用首饰打扮自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特别是印度妇女非常喜欢首饰,豪门深宅养尊处优的贵妇淑女披金戴银,首饰多达十几、几十甚至上百套。罗小华的小饰品厂可以说是应运而生、左右逢源。

  农村里有一批“40、50”人员,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打工出不去,在家种田田不多,收入少。罗小华的饰品厂,好像是为这批人量身定做的一样。工厂计件,早来晚来都可以;一人一台机器,早走晚走都不影响到别人。鸿泰饰品厂大部分的工人都是附近村庄的女村民,她们在鸿泰上班既可以照顾到家庭,又可以有一份不错的收入,如塘洲村的胡二英,小孩子在镇上读小学,下班途中,就把小孩接了,回家还可以照顾60多的婆婆;龙口村的陈章泰以前在家种一亩多地,没什么收入,在家里闲得无聊。现在,陈章泰农忙务农,一亩田的水稻够自家吃;农闲到鸿泰务工,跟大家一起做事,有收入,生活过得很充实,很舒适。

  培训是最大的福利。为提高农民工的技术水平,罗小华一方面花每月8000元的高薪从吉安等地请来师傅,为员工讲课、培训,一方面“三顾茅庐”,把以前在义乌做小饰品的师兄师弟请回家乡,传经送宝、共同创业。客户订单上的饰品种类五花八门,从价值不菲的玉石项链,到价格低廉的玻璃项链,一应俱全。金、银、铜、铁、铝、水晶,骨头、檀香木以及各种奇石制成的饰品,争奇斗艳,美不胜收。为适应印度、美国市场,罗小华所生产的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每个月都有新开模具。现在,厂子里面的产品少说也有1000多种,每种都有好几个规格,品质超群,声誉鹊起。

  好品质赢得好信誉,好信誉赢得好订单。近几年,鸿泰饰品厂都是满负荷生产。罗小华鼓励员工把产品粗坯带回家里加工,一家老小人人动手,既和谐了家庭气氛,又增加了家庭收入。现在,罗小华厂里的产品加工点,涵盖了冠朝、上模、澄江、沿溪等周边乡镇,也波及石山、螺溪、吉安、万安等邻乡邻县。为鸿泰饰品厂做事的散工,多的时候有600多人,少的时候也有300多人,每个月,罗小华发工资需要50多万元。尽管每天忙得很,但罗小华却觉得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在县、镇、村的帮扶下,他打算找块地皮,建造自家的厂房,把工厂做大做强,吸纳更多的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带领贫困户一起脱贫,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残助残,靠自强赢得幸福

  惺惺相惜。由于自己曾经也是贫困户,同时又是残疾人,所以罗小华特别理解残疾人的不易。他曾多次上门去邀请村里的贫困户和残疾人来自己的厂里做事补贴家用,过来上班的人都觉得找到了家的感觉。

  龙口村村民韩英,30多岁,因为摔伤致残,成天在家中唉声叹气。罗小华办厂之初招收员工时得知她的情况,亲自上门把韩英招进厂。现在,她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2019年4月工资拿到了4321元。贫困户欧玉群,49岁,没文化,脑子不灵光,罗小华安排她做粗活,一个月下来也有1000多元收入;又聋又哑的圩镇居民康旻,生活无着落。罗小华把他招收进厂,让他搞搬运,打扫卫生,2019年每个月固定工资为2300元。康旻现在衣食无忧、十分高兴,每天快乐地劳动,见人就给罗小华竖大拇指。

  罗小华在圩镇上租房开厂,地方不宽裕,创业之初厂子里没有食堂。后来,罗小华发现有几个较远的员工中午啃馒头,他克服困难办起了员工食堂。中午免费给员工提供中餐,一荦一素,米饭管够,半个月吃一次大餐。罗小华关心员工,乐为员工送温暖,新年开工发红包,端午发粽子,中秋发月饼,过年全厂员工吃团圆饭。平时,哪个员工生病,家庭有变故,他会带着水果礼品看望慰问。许多员工和罗小华由劳资关系变成了兄弟、姐妹关系。永昌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徐小梅、徐招娥、小溪村的彭晓芳在罗小华的帮扶下,都逐渐摆脱困境,过上了富足幸福的生活。

编辑: 胡斐
关键词: 泰和;脱贫攻坚;身残志坚;

罗小华:奋进唤得残月圆

虽然肢体残疾,家庭贫困,但他凭着勤劳、毅力和智慧,开办了饰品加工厂,产品通过浙江义乌转口印度、美国,并帮助15户贫困户和130余名中老年剩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他身残志坚、自强创业,贫帮贫、残助残的感人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