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数他的关键词

2019-09-29 11:36:00来源:央广网

  ——记吉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派驻“第一书记”方敏军

  央广网遂川9月29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胡新华、刘祖刚)2013年初,吉安市推行“党建+扶贫”模式,市委市政府一声号令,他别妻儿、离同事,回到家乡遂川,来到偏居一隅的戴家埔清秀村开始从事脱贫攻坚工作。

  2019年,当工作重心转到后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上来,已经历3个贫困村,从事扶贫工作近7年的他,又和市本级25名、县(市、区)138名贫困村“第一书记”一道申请留任,再工作一个任期。

  驻村扶贫期间,先后经历了父亲罹患绝症至辞世、妻子高龄生育二胎、儿子小升初等关键期,仍恪尽职守,舍小顾大。

  他,就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派驻遂川县雩田镇村口村的“第一书记”方敏军。大凡认识的都说,他身上有几个关键词。

  切换自如的“万金油”

  村口村是“十三五”贫困村,离县城不足15公里,离105国道仅5公里。可咄咄怪事,是个镇驻村干部走马灯似换的地方,居然都不愿来。

  方敏军一到村,大家都琢磨,这个外表文雅、身穿警服的“第一书记”,也怕是来镀金,过不了多久也要走,别太指望能给村里带来变化。

  2016年时,村委会门口还有一处破烂的危旧土坯房,办公桌还是缺胳膊断腿,集体经济几乎为零,党员干部老化严重,村民人心不齐,最紧要的是脱贫在即,一副沉重的担子摆在面前。

  在抓党建带队伍上,起初村两委班子干部都不太看好他。村书记胡桂生说村班子比较涣散,不够团结,他都觉得很难工作。可想不到年轻的方书记带头示范,耐心细致工作,真心真情投入,用他的智慧和方法凝心聚力,最终把村班子建成了非常有战斗力的队伍,村工作由后进村变成了先进村,获得了市、县、镇多个荣誉。

  在确定结对帮扶贫困户时,得知郭湖运曾是早两届的老支书,家庭贫困。因为难说话,村民都不爱“搭理”,他不支持村里还小事,时不时又鼓动群众挑事。听闻,已经有几年扶贫基础的方敏军决心接下这块“烫手山芋”。多次走访,郭湖运打开了话匣子,让方敏军找到了原因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经过精准施策帮扶,让郭湖运家庭脱贫很快见到希望和成效,从而激活了他的心灵, 打开了他的“心门”,郭湖运也成了方敏军无话不谈的“智囊团”、“座上宾”,对村里扶贫工作也格外上心。

  都说:在哪座山头唱哪个歌,这话搁在方敏军身上也不错!

  村民都说,这几年,村里最大变化就是基础设施,道路首当其冲。

  兜兜转转几圈,方敏军发现,虽说村里已有几条水泥路,但仍是困扰脱贫致富的头号“拦路虎”,不仅没有打通整村循环路,村口自然村路段1993年动议硬化,就因为少数人阻挠,还成了“卡脖子”路。

  走访排查,“钉子户”进入视线,原来,是多年来邻里间呕着气,而其他多数村民都不愿得罪人,才让这条不长的路成了“世纪路”。

  方敏军和镇村干部、扶贫工作队把大家召集到祠堂商议,摆长远,讲眼前,发动绝大多数的受益群众代表谴责“钉子户”,屈服于正义的舆论,“钉子户”让出了门前地,水泥路修通了。105国道进村道路拓宽工程也在今年9月刚刚完工,村口村与彭汾、盘溪等村道路也陆续连通,成为“六村通衢”之地,直达雩新线。

  一场车祸,很可能导致两个或以上家庭破裂,直接让村民致贫、返贫,交警出身,时刻紧绷安全弦的方敏军头脑里想到了一个词:安全扶贫。村道路面较窄、弯道视线不佳,很容易导致车祸发生,方敏军跟单位报告,很快,一批减速带、凸面镜安装到了合适的位置,自担任第一书记后,村范围内未发生过交通事故,以村口村为模板,提出“设置交通辅警扶贫公益岗”的建议,得到了省公安厅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其实,如今交警的方敏军出身教师队伍,对于学生,有种天生的亲切感。他发现,进小学的路面仅有大约0.8米宽,崩塌的地方根本不能骑车,还发生过孩子坠塘现象,令家长们担惊受怕。他和村干部商议,争取立项,同时向有关单位争取资金弥补差额部分,一条宽4米的学校周边循环路修通了,还焊接了安全护栏。

  精打细算的“操盘手”

  昔日无人问津的落后村,今朝参观不停的样板村,是啥让村里改变了模样,答案可能有数个,但一定缺不了:产业带动。

  给钱给物只能救急解渴,兴办产业才能活水长流。方敏军和村班子一道谋划,如何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发展村自己的脱贫致富产业。

  要想凤凰栖枝头,筑巢修窝不可少。

  村里地下水水质欠佳,以前建设的饮水工程比较简易,水量也不足,枯水期还时常断水,逐步设施瘫痪报废,饮水困难还真是个问题。

  工作不分扶贫内扶贫外,百姓需求就是最大着力点和努力方向。大热天,方敏军带领扶贫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一道找水源。连绵数百米、齐人深的茅草,割的手臂全是血道道,大家步行1个多小时,终于在离村委会5公里远的山上,找到一处汩汩而出的溪流。

  山泉水送到检测部门化验,水质优良。专业技术部门测算,日产200吨,足够2200多村民饮用,且有富余。方敏军和村干部先后找到县自来水厂、水利局、农工部。在挂点领导及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解决了150万元的安全饮水项目,支队解决了20万元资金缺口。

  如今,村水厂正常运转,喝“苦水、脏水”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不仅令邻村加庄村民艳羡不已,连外来的朋友都夸水好。

  村口村是个合并村,范围达到7.8平方公里。之前,村里只有三台变压器,电压不稳是老大难问题。别说引入大型工厂,就连普通的碾米厂、榨油厂都难以保证正常运转,村民颇有微词,如今,通过积极奔走,加装了几个变压器,家里的灯不再忽明忽暗。还为村民争取资金,在村主要路口和生活集聚点安装了70余盏太阳能路灯,为骑电动车早出晚归在工业园区务工的村民上下班解决了照明和安全问题。

  路、水、电、照明等硬件完善后,一个个项目次第进驻。

  ——建立村级果业合作社,发展脐橙种植产业200余亩,吸收12户贫困户、5户非贫困户加入合作社,解决了40余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家门口就业。

  ——建立小龙虾养殖合作社,发展养殖基地120余亩,吸收8户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形式加入,解决了31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

  ——江西正元水业公司慕名而来,达成180万元山泉水共同投资扶贫项目,设计产能为每小时600桶,2019年底将投产,每年村集体经济预计可获得分红十万元左右。

  ……

  百感交集的“男子汉”

  在“第一书记”岗位上摸爬滚打了四五年,普通而平凡的方敏军和战友们无异,百感交集。

  面对任前领导的促膝长谈,他也忐忑,怕做不好工作;

  面对分开时妻子那份难舍,他也彷徨,怕业务家务重;

  面对儿子抱怨错过陪伴期,他也不舍,怕错过陪伴期;

  方敏军也曾找领导,想打退堂鼓,建议换他人。

  可他最终欣然赴任,是组织、是亲人给了他——最大的鼓励,最暖的拥抱。

  组织的支持是方敏军干好“第一书记”的强大后盾,最坚实的底气。

  村委会门前改造,除了项目资金之外,支队弥补了差额部分,替换掉了村委会老旧办公桌椅,更换了电脑、打印机,安装了空调,直接让办公设备上了几个台阶。

  安全饮水项目,支队筹资解决20万元缺口;道路安全设施,支队筹资5万元;支队中层以上干部每人每年出资2000元,结对帮扶村里的贫困户……

  2016年至今,支队已挤出180余万元,投入到帮扶工作。

  家人,同样是方敏军坚实的后盾。

  看到方敏军忙前忙后,攻坚破难,殊不知成绩和荣誉的背后,他扛着极大的心理压力。

  进驻村口村不久,一直关心方敏军成长的慈父查出罹患绝症,时日不多。接到电话一刹那,正在忙碌的他泪流雨下,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即飞到父亲身边。

  服侍时贫困户电话不断,被父亲察觉,通情达理的老人让方敏军不能耽搁工作,照顾有母亲、兄弟姐妹,立即赶回村里。他只好时常晚上在村忙完工作夜间回去陪伴父亲。

  2018年,遂川县脱贫攻坚进入冲刺关键阶段。一次,方敏军给父亲到浙江问医取药,为不耽搁工作,他选择周末晚上开车出发,次日晚上返回,第三天,大家惊讶发现他已回到扶贫岗位。 就连父亲离世前一天,方敏军仍在扶贫一线,以至于第二天凌晨父亲去世未能见上最后一面。

  愧对的又何止父母姊妹!

  在青原区行政服务中心工作的妻子业务繁忙,方敏军赴任“第一书记”后,还要独自照顾正在上小学的儿子,天天忙得团团转。后来,高龄怀孕生产二胎存在极大风险,方敏军也挤不出更多时间陪护,为避免患上产后抑郁症,只能叫价格昂贵的外卖“月子餐”,请妻子的闺蜜到家中排遣压力,化解寂寞。妻子虽有唠叨,但更多是支持和牵挂。

  “爸爸,你错过了我的小学升初中,等扶贫结束,看样子要错过初中升高中”,初二的儿子“怪”起了方敏军。几次,家长会没法开,甚至曾把儿子“遗忘”在学校门口没人接到晚上8点……

  从警察到“第一书记”,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初心,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口碑。

编辑: 邓玉玲
关键词: 遂川;第一书记;扶贫

数数他的关键词

2019年,当工作重心转到后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上来,已经历3个贫困村,从事扶贫工作近7年的他,又和市本级25名、县(市、区)138名贫困村“第一书记”一道申请留任,再工作一个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