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田间修行的“拓荒牛”

2017-06-21 10:55:00来源:央广网江西频道

  央广网遂川6月21日消息(刘祖刚 范新华)有这样一个人,别人都说他“傻”,放着大城市经商,年纯收入20余万的生意不做,毅然回到家乡种地。虽已过不惑,二十多年没下过田,他重新拿起锄头种起水稻,选择从零开始。当别人都追求提高单产,他却“逆袭”选择“靠天吃饭”……

  他就是遂川巾石的种粮大户邓葵生。

  重新走上创业路

  邓葵生出生于1973年,七兄妹中排行第六,因为人多家贫,初二之后就没再读书。后来,务过农,进过厂,挖过煤,日子过的十分清苦,结婚前,都还是一穷二白。

  丈母娘当初不同意这门婚事的态度,激起了邓葵生的斗志,决心改变现状。婚后,他出去做了一年多推销员,凭着吃苦耐劳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之后,在东莞开店经商,在老家建新房,也买了车,一家人的生活慢慢走上正轨,过得充实而幸福。

  虽然读书不多,但邓葵生却一直保留着看书读报的好习惯,从农村出来,每每看到食品安全问题,他就十分痛心,怀念小时候家中吃的生态米、健康菜,特别是十八大后国家加大政策支持农村创业力度后,他就跃跃欲试了。

  可邓葵生刚一说出想法,便遭到了所有亲朋好友的反对,妻子更是十分不解,好不容易“洗脚上岸”,做生意也“风生水起”,衣食无忧,回家种田,岂不让人笑掉大牙。直到某天,随邓葵生在外的70多岁老母无意间说道:“年纪大了,想回家了”,是个孝子的他便打定主意,成功说服妻子,返乡创业。

  回家那年,邓葵生在别人介绍下,养了30多只南江黄羊。一天,原来东莞的朋友来看望,羊没要,却看上了碗里的米饭,临走时还买了100多斤。这让他很是惊喜,既然大家都这么注重健康和品质,何不就种水稻呢?说干就干,2014年,邓葵生试着种下了几亩水稻。

  一天,他干完活路过邻居家,《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中“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罗咳”悠扬旋律飘进他的耳朵,他受到启发,专程前往井冈山,从一户农民家买了30斤红米种,当年,试着种了5亩,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虽然产量只及杂交水稻的20-30%,但品质却得到消费者一致认可,这让他信心十足,决心大展拳脚。

  在摸索失败中前行

  与其他种粮大户不同,邓葵生选择的都是离水源近的山脚田,2015年,他从乡邻家流转了40多亩,使用自留种子,只用酵素作为有机肥。看到他的种田方法,邻居们直摇头,认为:是不是“脑子烧坏了”“这不是糟蹋土地吗?”甚至请的一位老农都颇感无奈:“我种了几十年田,没见过这样能行的,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一桶桶“冷水”从头淋下,可越是不被理解,邓葵生越攒着一股劲,发誓要种出小时候吃过,有米香的稻米。新品种的稻杆比普通杂交水稻健壮,通体呈青绿色,抽穗后就算遇上大风,也不会倒伏,这让村里人刮目相看。

  2016年,为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通过搭配改善口感。邓葵生又扩大了种植面积,种上黑米、红米、白米共130余亩,当年喜获大丰收。2017年,又扩大到390亩,望着水田里茁壮成长的禾苗,邓葵生眼中满是希望。

  其实,如今看似风光的邓葵生,创业也并非一帆风顺,可以说是充满艰辛,满是心酸,幸运的是,每一次都挺过来了,愈挫愈勇。

  2016年5月,因为资金周转,邓葵生向邻居借了2万元。不久,村里流出了风言风语,说他资金链断裂。那位邻居很是焦急,夫妻甚至吵起了架。邓葵生很无奈,尽管远未到约定的还款时间,但为了别人家庭和睦及个人诚信,他还是立即筹钱还上,让邻居反倒很不好意思。和笔者聊起这次借钱的经历,他坦然说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除了资金压力,邓葵生还要面对各种不理解。有消费者疑惑,黑米的淘米水颜色较暗,是不是染了色?为以正视听,他赶紧录了个视频,告知如何区分糙米、胚芽米和精米,并告知消费者,胚芽黑米只经过了去壳这道工序,不像精米那样抛光,因此淘米水会显得浑浊,这样的米保留了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米胚,更香、更营养。一次次的解释,不仅让他这个“农夫”成了半个“专家”,也因和消费者建立的良性互动,有了好口碑。

  做农业也很费脑子

  “吃出健康、吃出口感”,是邓葵生一直挂在嘴边的话,但消费者由于对米的分类并不了解,经常反映做的饭不好吃,这让他十分苦恼。为此,他反复实验,为每一袋米都配上了一个标签,从如何根据个人喜好选择稻米,再到配比,到蒸煮时间,都一一列出,让消费者一目了然,按图索骥,轻轻松松就能煮出健康又可口的米饭。

  尽管信心满满,邓葵生还是让消费者挑出了沙子。原来,稻子收割后,他也像大家一样,把谷子晒在水泥地上,刮风时难免混入沙子。面对顾客抱怨,他没有坐视不管,花了6万多元购置了烘干机,从此,谷子再也不用“以地为床”晒太阳了,也不用担心被雨淋,米的质量又多了一层保障。

  还有次,一位北京客户气呼呼带来电话,由于没及时收货,布袋装的大米在快递点淋了雨,发了霉,为了声誉,邓葵生立马重新发货,化解了“危机”。他琢磨,单一用布袋装,大米容易生虫,必须改善包装,为此,他立即着手,先塑料袋真空包装,再套布袋、蛇皮袋。发货时,再用纸箱包装,多层防护下,既能防水,又更容易储藏、运输。

  带领乡邻奔富路

  近年来,由于种田收益不高,农村很多人都选择出去打工,田土撂荒了。别人不要的犄角旮旯田,邓葵生却视若珍宝,每年给一定的租金流转过来。插秧、拔草需要很多劳力,他聘请的都是村里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尽管动作比较慢,但他十分体谅,把他们当成家人。

  看到邓葵生种植生态稻成功,村里也有几户村民也跃跃欲试,但苦于没有技术,不敢轻易尝试。邓葵生了解后,主动联合他们办起了生态稻种植合作社,这其中,就有村里的3户贫困户。

  对于社员,邓葵生总是毫无保留,不仅手把手传授技术,还承诺包销,让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信心满满。

  谈起打算,邓葵生信心满满,明年要将规模增加到1000亩,在遂川和井冈山各打造一个大型基地,搭建起农产品溯源体系,让消费者放心,再搭上电商的快车,将生态米送上更多人的餐桌。

  有人说,创业是一种修行,邓葵生就是这样,凭着“拓荒牛”的精神,在青山绿水间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修行,为了一个初心“吃出健康、吃出口感”!

编辑: 李竟成
关键词:

做田间修行的“拓荒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