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地长丰收

2017-03-28 10:14:00来源:央广网江西频道

  ——记都昌县植保植检站刘初生

  央广网都昌3月28日消息(张铭)他,每年下乡不少于300天,病虫调查不少于150天;忙的时候几乎是天天下乡,7-9月天气太热,需要起早摸黑,为了掌握病虫发生情况,他常常手拿一根棍子,脚踏一双拖鞋,深入田间,日晒雨淋,弄得脸黑体瘦、满身是泥。2005年他被确诊为舌癌,当年6月做了舌根部分切除术,手术后修复的舌头令他说话很不自然流畅,但这并没影响他对工作的热情和对生活的追求。他就是都昌县植保植检站刘初生。

  刘初生上世纪60年代生于都昌,1984年九江农校毕业后分配到家乡,在农业植保一线默默奉献几十载。2005年查出得病后,他完全可以向领导要求换个轻松点的岗位,但他舍不得放弃,因为他认定了这是一份有益于人民的事业。患病后工作比以前更积极,更能吃苦。10多年来,他把每天的工作都作为一种享受,为工作中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感到快乐。全县近400个种植大户中的329个水稻、12个棉花、8个蔬菜、18个果树、13个茶叶、5个药材种植大户中,不认识刘初生的人还真是很少。看到乡亲们脸上挂满因减少病虫灾害损失而增收的喜悦,这个忠实的植保人心里比蜜还甜。

  刘初生深知,善于发现虫情,准确分析虫情,科学指导防控,是植保人的主要职责。每当他看到农民因作物受病虫危害焦虑不安时,心生同情和不安,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要帮助种植户解决问题。直面问题,从不抱怨,每年他都会向县委县政府分管农业的领导、农业局的主要领导专题汇报1-2次工作,曾生动地与一些其它行业作比较,比如说气象局,他们也是发预报的,他们说明天要下大雨、下冰雹,可老百姓带不带雨伞他们负责不了。可植保人不一样,如稻飞虱大爆发,他们得组织开会,下乡指导防治,万一成灾了他们有责任。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说服了领导,从2006年开始他们的《病虫情报》就可视化了,象天气预报一样,每期都在电视台播放,现在站里买了一台田间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和二台无人植保机,以备应急防控所需。征地3亩的区域站检验检测大楼正在施工,县区域站观测场已经投入使用,观测场内10亩农田耕种从没请农工,全是他们自已在做,这样既省了钱,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实践。为了植保区域站项目,他跑了23个部门,先后数百趟,前后一年多才把手续办下来。

  近10年来,刘初生先后与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西省植保植检局、南京农业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江西省农科院、九江市气象局等单位合作开展了20多项植保课题的研究。在省级以上科技书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了6本植保专业书籍的编写。先后获得12项农业科技成果奖,其中全国农牧渔业科技贡献奖一次,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二次。5次荣获全国植保系统先进个人,13次获全省植保先进工作者。2012年被都昌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连续4年被县委组织部授予“都昌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13年县委、县政府授予“都昌县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14年荣获“都昌县十佳科技工作者”,2016年被评为“十大江西农业人”光荣称号。可他把这些所获得的荣誉看作是全县植保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大家共同的荣誉。

编辑: 王一凡
关键词:

为了大地长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