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行长”退休返乡领头脱贫攻坚

2017-03-27 09:20:00来源:央广网江西频道

  央广网都昌3月27日消息(汪国山 李韧)今年68岁的张学谦,在都昌县中馆镇大塘细房新村300余名村民眼里,是位令人敬重的“老干部”。张学谦曾先后任景德镇、九江、南昌三个市的农发行行长,2010年从江西省农发行机关正处级干部岗位上退休。村民们敬重的不只是他曾经的“大官”身份,更敬重他晚年毅然投身家乡建设的行动。张学谦今年春放弃在城里享受天伦之乐的生活,移居故乡细房新村,带领村民打好脱贫攻坚战。

  张学谦1950年出生在都昌县中馆镇大塘细房自然村,直至1968年参军入伍,张学谦都生活在这个小村庄。1986年,张学谦转业到省金融部门工作,在城里安家落户,但他有着深厚的家乡情结,一直心系家乡,为细房村的公益事业不遗余力。

  1998年洪灾后移民建镇,细房村搬迁至都中公路旁,建立细房新村。搬迁之后,村民们各顾各家,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但村里的公共事业很少有人过问。潮湿打滑的泥巴路、随意乱丢的生活垃圾、破败不堪的排水管道……“脏乱差”的村容村貌成为阻碍村庄更好发展的“绊脚石”。 张学谦2010年退休,偶尔回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看着邻近村庄在建设新农村,村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用清洁能的情形,细房新村的村民开始心生羡慕,都盼望也能进行新农村建设。好机遇来了,细房新村所在的中馆大塘村,被列入“十三五”重点扶贫村。但村里历史遗留问题多,财务管理混乱,人心散,青壮年村民多数出外务工,谁来领头呢?

  村民们想到了张学谦,在他们眼里,在城里当“大干部”的张学谦,见多识广,而且在新村里没有直系亲属,没有一寸土地一块砖瓦归己所有,处事肯定公平公正。

  2016年农历年底,很多村民找到回乡过春节的张学谦,恳请他“出山”,带领父老乡亲脱贫攻坚。镇村干部也三番五次上门做张学谦的工作,鼓励他参与家乡建设。一直想为家乡做点贡献的张学谦决定扛下这个重担。今年2月20日,经村民一致推荐,张学谦正式担任细房新村村民理事会理事长,成为家乡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的“领头雁”。

  “说干就干,新农村是干出来的,不是等来的。”趁着春节期间,村里人员齐整,张学谦召集开村民大会,推荐选举7名村民担任理事会成员。理事会深入到每家每户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共同制订村庄发展规划,号召大家捐资出力,为改变落后的面貌尽心尽力。

  不到两个月,在张学谦和理事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细房新村村民已集资12万余元启动资金,拆除了3间空心房,5处露天厕所,平整了一条4米宽、1500米长的环村道路,清理生活垃圾,疏通排污沟渠,在道路两旁栽种了60余棵树木,新挖的池塘和规划中的文化广场已初具雏形……

  扶贫脱贫,非一日之功。张学谦感觉到,村民们参差不齐的文化程度,保守的思想观念,不良的生活习惯,薄弱的经济支撑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脱贫攻坚的推进。张学谦说:“我扛下这个担子,原因是多方面的。我生长在细房村,对家乡感情很深,乡亲们信任我,都推荐我当这个理事长,国家有非常好的政策,镇村干部都鼓励我参与家乡建设。对家乡的感情是我参与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的基础,群众的信任是支撑,镇村干部的支持是动力。而最根本的,还是我的个人愿望,希望看到家乡越变越好,父老乡亲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年近古稀的张学谦现在也会抽空去南昌、景德镇与老伴和儿孙们团聚,但更多的时间是一个人留在细房新村,为家乡脱贫日夜操劳。“老行长”对晚年的生活有着精细的打算,他信心十足地说:“既然做就要做好,决不能半途而废打退堂鼓,我要一直干到村里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编辑: 李竟成
关键词:

“老行长”退休返乡领头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