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最美家庭”感动邻里乡亲

2017-03-13 11:30:00来源:央广网江西频道

  央广网婺源3月13日消息(吕富来 胡华生)“我是全村人的‘家长’,不单为自己家庭,也要为全村树立好榜样。”日前,笔者来到婺源县江湾镇大潋村,探访全国“最美家庭”——黄欣泉家庭。当天,穿着解放鞋的村支书黄欣泉,自掏腰包1万多元,为全村500多名妇女每家送上一只厨用钢锅。

  今年60岁的黄欣泉,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谙世道、明事理,与妻子邹杏英结婚30多年来,育有二女一男均已成家,全家人互相照顾,同甘共苦,建立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在第22个“国际家庭日”上,黄欣泉家庭获评全国“最美家庭”和“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用德行构建“小家”

  “他家夫妻相敬如宾,对子女关爱有加,互助互爱……”采访中,谈起黄欣泉,村民们无不竖起拇指夸赞。30多年来,面对家庭中的困难和挫折,黄欣泉与妻子邹杏英风雨同舟,患难与共,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妇、和谐家庭。

  2009年,黄欣泉父亲大病一场,一年先后住了几次院,虽为父亲花费了巨额医疗费,但父亲最后还是撒手人寰,留下了一个丧夫之痛的母亲,沉重的家庭负担压在了黄欣泉夫妇的肩上。

  由于黄欣泉母亲住在小潋村,而他和妻子住在20多里外的栗木坑工厂里。为此,黄欣泉不得不利用到村子工作的时间回去照看母亲,一边工作一边尽孝,忙得像旋转的陀螺,但他没有任何怨言。邹杏英一有空就往婆家跑,对婆家也是无可挑剔。有人说:天下婆媳关系最难相处,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对此,邹杏英用她的言行作了最有力的回击。

  结婚至今,邹杏英对婆婆尊敬有加,从未和婆婆红过脸。如今,面对年迈的奶奶,黄欣泉三个子女一有空就从县城回小潋村全天照顾奶奶。老人爱吃什么,就买什么,还逗老人说笑,一家老小其乐融融……“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黄欣泉说,有了妻子的支持和子女的孝心,让他在村委会工作少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用担当撑起“大家”

  2005年,颇有声望的黄欣泉被全票推选担任大潋村党支部书记。当时的大潋村偏僻落后不通车。“要想富,先修路。”凭着这个理,黄欣泉上任后,就将大潋村修通公路作为村“两委”的急事大事来抓。

  然而,在高山上修路很不容易,最难解决的问题是需要巨额资金投入:造价要1000多万元,经过多方争取尚有400万元资金缺口。村委会没钱,老百姓不富,怎么办?黄欣泉穿着解放鞋日夜奔忙,白天上山踩勘线路,晚上上山民家做动员工作,挤时间跑有关部门联系开路各项事宜。他相继拿出30万元、90万元、卖掉3幢房屋出资200万元、用自己两个工厂担保抵押贷款400万元。大潋乡亲向他看齐,集资90万元,无钱的出力,加上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扶助,历时9年,一条宽6米、贯通小潋、大潋、黄岗山、胡秀庄四个自然村、全长29公里的盘山水泥公路开通,并全部水泥硬化。从此,大潋村民结束了翻山越岭、肩挑背驮的历史。

  “要么不要当干部,既然当了干部就要敢于承担责任。”这是黄欣泉的铮铮誓言。公路正式通车的那一天,兴高采烈的村民坐在车上,特意一个一个弯道地数,一共是365道弯!在修路过程中,黄欣泉捐款50多万元,垫付380多万元,加上其他一些费用,个人总垫资超过了400万元。

  用爱心感化“众家”

  黄欣泉常说,一个人关心同事、村民,首先就要干好本职工作,不要让别人来替自己操心;其次要宽以待人,热心助人。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10多年来,他每年扶贫济困6万多元。他有一本日记,村民需要什么,谁家有人病了,谁家房子坏了,谁家娶亲嫁女,他都清楚地记着。村里坐在轮椅上的江灶成、年老多病的何万家等需要接济的乡亲,他每年都各塞给他们1000元的红包。

  2007年底,大潋村经受了一场几十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大潋公路20多处塌方,路面积雪一尺多厚,电杆拉断24根,房屋倒塌4幢。为恢复用电,保障群众生活,黄欣泉自己掏腰包请装载车清除路障,并带领村干部在冰天雪地里推车,肩扛了二天一夜,终于把2000斤大米、饼干等食品下发到每户村民家中。大年三十下午三点,停了半个多月的电也终于恢复了,大家沉浸在一片欢呼声中……谈起村里的工作时,村民总会说:“黄书记真是一名好干部、好带头人啊!”

  每年“七·一”,黄欣泉都自己拿出1万元慰问村里的老党员,每年春节自己拿钱慰问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黄欣泉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他懂得知识就是财富,每年资助2名贫困学生。“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要多为百姓谋福利。”黄欣泉一脸淡定地说。

编辑: 王一凡
关键词:

婺源“最美家庭”感动邻里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