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智勇:为民排忧解难的“警察书记”

2016-11-30 21:58:00来源:央广网江西频道

  央广网分宜11月30日消息(黄小军 侯小生)“既然来驻村,就要为村里做些事情,帮村民办些实事。”江西省分宜县杨桥镇辋川村“第一书记”彭智勇在他的民情日记中这样写道。
  彭智勇,男,38岁,分宜县公安局杨桥派出所所长。2016年3月以来,被选派到分宜县杨桥镇辋川村驻村,担任该村“第一书记”。
  分宜县杨桥镇辋川村由13个村民小组组成,约1280名村民。被委任为辋川村“第一书记”以来,彭智勇深知,这个“村官”肩上担子的重量和分量。对于民警村官,文件明确规定:“既不需拿村里工资和补助,也不干涉村里财务等敏感问题”。不过,在这种环境下,彭智勇没有丝毫降低工作的积极性,相反主动给自己压担子,尽职尽责、尽心尽力,最大限度地释放工作热情,努力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赢得了辖区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矛盾纠纷的调解员
  每周,彭智勇都会到村里参加村委会,参与全村重大事务的讨论,除此之外,他还身负公安本职工作,具体归结为四个“多”,多参加村委活动、多进行走访沟通、多收集有用信息、多化解矛盾纠纷。
  辋川村的村民钟某和钟某某因争夺宅基地的事多次发生纠纷, 前不久,两家再次为争夺宅基地吵了起来并引发打架,彭智勇获悉后,立即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在了解事情经过后,彭智勇认为双方矛盾属于邻里纠纷,双方又是邻居,如若处理不好,双方今后很可能再次发生纠纷事件。本着充分化解矛盾纠纷,维护邻里和谐稳定的原则,彭志勇和村干部一起对双方进行了多次调解和协商,不遗余力做两家当事人的工作,并告知双方要用理智的态度解决问题,过激的行为只能导致矛盾激化。开始双方情绪非常激动互不相让,经过彭志勇的耐心工作,邻里双方被彭志勇苦口婆心真诚为民办事的工作态度所感动,一致同意相互退让并握手言和。村民见两家此刻握手和解,纷纷称赞“警察书记”非常“给力”。
  困难群众的帮扶员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好口碑。”彭智勇一直以这句话激励自己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今年9月中旬,彭智勇在辋川村走访时了解得知:该村一15岁的女孩小芳因患精神病未能得到治疗,且小芳的病情愈加严重。由于小芳家经济条件非常困难,而小芳的爸爸钟某又患病卧床在家,妈妈袁某靠着做点零散的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面对医药费和生活费,小芳的一家人心头像是压着一块大石头。
  在了解其处境后,彭智勇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组织派出所民警为她捐款,彭志勇将筹来的1000多元捐款交到了小芳的父亲手上。同时,针对小芳家的实际困难,彭智勇与村干部、镇政府积极沟通,争取获得帮助。经过彭智勇的多方协调和连日奔波,终于为小芳办理了精神病人免费收治手续,缓解了这家人的“心病”。
  维护稳定的治安员
  除了和群众打好关系,彭智勇还紧紧抓住维护治安稳定这条主线,他主动带领村治安队一同巡逻在村队的每一个角落,村里邻里之间有矛盾或者因为一点小事就吵吵闹闹,彭智勇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调解决,彭智勇说走访工作不能单一化,边走访边主动向群众宣传防火、防盗常识,不懈的努力,使他真正成为了群众心中的“保护神”。
  彭智勇常说:“群众是土壤,村官是树根,只有深深扎根于土壤当中,村队这棵树才能枝繁叶茂,只有把心交给群众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工作才会如鱼得水。”彭智勇在工作日记中是这样写的,他也是这样做的。自担任辋川村“第一书记”以来,彭智勇走访群众100余户,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化解群体性苗头、事件3起,为群众做好事10余起,辋川村可防性案件大幅下降。
  “以前我们村治安情况不是很乐观,经常有小偷小摸的情况发生。”村里老党员钟老汉说道,“如今在彭智勇书记的带动下,成立了专门的治保组织,定时巡逻,村民防范意识也大大提高。”
  提起彭智勇,辋川村村主钟晚牙就不停地称赞起来,“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人,是一个尽职尽责的‘第一书记’,他为我们村里的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情。”
  面对村民的赞许,彭智勇则说,“只要我还穿着这身警服,我就要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干点事。谁说警察的责任只有抓贼、谁说警察眼里只有工作对象,党和政府让我们当民警村官就是让我们依靠人民、热爱人民、服务人民”。这就是这个民警村官的真实心声。

编辑: 李竟成
关键词:

彭智勇:为民排忧解难的“警察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