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校园40载 直叫旧颜换新天

2016-09-10 17:38:00来源:央广网江西频道

  ——记江西省“优秀乡村教师”张仁煌

  央广网景德镇9月10日消息(许荣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话里面的含义吗?”9月8日上午,笔者驱车历经半个多小时的颠簸,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鲇鱼山镇徐湾小学,看到张仁煌正在给孩子们上课。琅琅读书声不时从教室里传来,清脆明亮,在山间里回荡,给这个偏僻的山村撒上了一抹纯真的色彩。

  排除重重困难 徐湾小学换新姿

  1976年2月,19岁的张仁煌带着自己儿时的梦想,踏上了教书育人的征途,与农村娃娃们打上了交道。在调往徐湾小学之前,张仁煌一直在镇上另一所村小慈义小学任教。

  2000年9月,张仁煌被调到更加偏远的徐湾小学任校长。当时的校园内即没有护坡,又没有围墙,更没有操场,就连学生的课桌板凳、教师的办公桌都破旧不堪。更让刚到任的张仁煌担忧的是徐湾村属血吸虫病防疫区,学校有近40名学生自带大米,在学校食堂用午餐,学校却没有水井,学生必须饮用河水。面对近乎一穷二白的境况,当时的张仁煌真有些心灰意冷。

  但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让张仁煌打消了退却的念头。在张仁煌积极争取和村委会协助下,一口深17米的水井解决了学生们的饮水卫生问题。孩子们上课的课桌、老师办公的桌椅,漏风漏雨的校舍,在张仁煌的多次奔波游走下,终于得到了更新和修缮。

  父母相继病逝 忠孝难两全

  2005年10月,张仁煌的母亲病重住院两个月,每次看望母亲或者医院有什么急需物件需要送,张仁煌都是放晚学后骑着摩托赶四五十里路送去,为了不耽误第二天上课,忙完医院里的事情,他又连夜赶回学校,到学校的时候往往都已经深夜12点了。

  2010年11月,父亲病危离世的事情是张仁煌心中永远的遗憾。父亲临走的那天早上,张仁煌临出门去学校的时候,父亲用微弱的眼神望着他,似乎叫他不要走。但张仁煌念着孩子们的课,还是去了学校。“那天,我们都说你爸爸都那样了,你还来上课干嘛!张校长说他要来,学校事不能走。”张仁煌的同事程春花说,“到后来到学校还没有多长时间,他家里就打电话来说他父亲去世了,等张校长赶回去的时候已经晚了。”

  “免费午餐”进校园 山村孩子笑开颜

  “张校长好不好?好在哪里?”课间时间,笔者客串至六年级,从那寻找另一个张二煌的身影。

  “校长让我们吃上了免费的午餐。”“我们天天中午不用走那么远路回家吃饭了。”......

  为了尽情表达孩子们心情,又是教师节之际,笔者做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从车上拿出A4白纸,让孩子们把心中的愿望、祝福真实地流露出来。

  “校长老师,您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我是一个被教育的学生。以前我一到学校就哭,是您教育我告诉我读书的好处......”一条条祝福语跃然纸上,更有一张张画满爱心、太阳、平安树的图画活灵活现,每字每句里饱含着孩子们最朴实的真实情感。

  笔者了解到,当前学校里共有113名学生,其中百分之七八十是留守儿童,学生们的家离学校有四五公里远。为了解决孩子们中午吃饭的大问题,2012年,张仁煌通过努力将全国公益项目“免费午餐”引进了学校,一举解决了孩子们的午餐问题。

  兴建教学楼 开启新征程

  午饭后,笔者一行翻过学校的后山,看到一栋崭新的教学大楼矗立在群山怀抱中。

  “那是在全市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择址新建的徐湾小学,主体工程前不久刚刚完工,现在还有水的问题,以及院墙、护坡等需要跟进、完善,还有很多的事要做。”现场,张仁煌介绍着新教学楼的建设情况。

  虽然明年就要退休了,但是为了新校区的附属设施完善,为了校园教师的替补,张仁煌一直仍在奔走着、忙碌着。

  用不了多久,学校一百余名孩子就可以迁入新学校上学,有了这样的好校长、好教师,我们深信,山村孩子们的明天会更好。

编辑: 王一凡
关键词:

耕耘校园40载 直叫旧颜换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