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晚”为什么这样火? 已成部分乡村过年“标配”

2019-02-12 09:43:00来源:江西日报

瑞昌市洪一乡大泉垅村的“村晚”演出现场

大泉垅村村民在观看“村晚”

  除夕,全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央视春晚,已是多年来中国人过年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近年来,在我省许多乡村,由村民自办自导自演的乡村春节联欢会——“村晚”,也一年比一年“火”。这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村晚”,正成为乡村春节期间的“文化盛宴”。

  火爆:

  家乡办“村晚”为节日添彩

  今年元旦一过,瑞昌市洪一乡大泉垅村的王洪斌等人就开始忙着筹办“村晚”了。王洪斌一直在北京做生意,去年,他在外地看到一个村办春节晚会,其乐融融,就萌发了在家乡也办一场“村晚”的念头。他把这个想法跟村里人一说,大家立即响应,并纷纷赞助经费。2月7日大年初三,大泉垅村首届“村晚”拉开帷幕。歌舞、小品、采茶戏,一个个散发着浓浓乡土气息的节目精彩上演,笑声、掌声不断。“村里好多年没这么热闹了,大家别提有多开心了!”王洪斌笑着说。

  与此同时,邻村大畈村第三届“村晚”也在精彩上演。

  春节期间,在记者的微信朋友圈里,有17人“晒”出了家乡办“村晚”的照片。峡江县桐林乡庙口村今年首次举办“村晚”。3个多小时的节目,从六七十岁的老人,到三四岁的小孩轮番上台表演。在德安县丰林镇大坂村、莲花县颜家村、余干县重洲村等地,一台台精彩纷呈的“村晚”,为节日的乡村增添了不少欢乐气氛。而在万年县裴梅镇龙港村,每年办“村晚”已成惯例,至今已连办20年;新余渝水区良山镇下保村的“村晚”,到今年也已办了11届。对于这些地方的村民来说,“村晚”已成为过年不可或缺的“标配”。

  特色:

  改编身边人身边事接地气

  “村晚”节目的最大特色,就是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很多节目是村民们根据身边人身边事创作的,歌颂党的好政策,赞美新人新事新风尚新成就,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南湾油菜香满园,北村杜鹃争相艳。千顷耕地,万亩良田,一张岁月沧桑的脸,一口静水幽深的塘……”这首饱含家乡情感的《大美重洲》,在余干县重洲村今年第七届“村晚”上一推出就被村民们传唱。许多村民提出,要把这首歌像央视春晚的《难忘今宵》一样,作为每年“村晚”的结束曲。

  莲花县湖上乡江背村,则把“村晚”和精准扶贫结合在一起。1月30日晚,该村“村晚”在以“凝心聚力共奔小康”为主题的签名仪式中拉开帷幕。晚会除了腰鼓、歌舞等节目外,还别出心裁地设置了扶贫知识有奖问答环节,让村民在欢声笑语中了解扶贫政策。晚会还对贫困户中的“孝亲模范户”“清洁模范户”“最美脱贫户”和“五好家庭”进行了表彰。

  大泉垅村“村晚”发起人之一王洪斌感慨地说:“这些由村民创作的节目,虽然还很稚嫩,但都是发自内心地歌颂家乡,歌颂党,歌颂祖国,情真意切,令人感动!”

  影响:

  凝聚村民情感 减少不良习俗

  瑞昌市公安局横港派出所所长张绍希告诉记者,往年春节期间是酗酒、赌博、打架等不良事件高发期。近年来,随着“村晚”等健康文娱活动的开展,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此类不良事件大幅下降。以往一些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后无所事事,爱聚在一起喝酒打牌。今年大家天天聚在一起筹划“村晚”编排节目,充实又健康。一些地方“村晚”还把酗酒赌博等编进相声小品来进行教育,让村民在欢笑声中悟出道理,成为村风民情的“净化器”。

  在瑞昌市纪委工作的谈际杰是洪一乡大畈村人。作为“村晚”发起人之一,他感慨颇多:“通过连续三年举办‘村晚’,现在回家乡过年的人多了,村民更团结了。‘村晚’不仅是乡村里的小舞台,更是乡村振兴的文化推进器!”

  新余渝水区良山镇下保村村支书胡云华说:“如今,‘村晚’已超越单纯的娱乐功能,成为凝聚村民情感,推动和谐乡村建设的良好载体。”

  记者手记:

  “村晚”加速

  乡村文化振兴

  我省各地精彩上演的“村晚”,成为一道风味独特的乡村“文化盛宴”,充实着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村晚”之所以越来越“火”,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接地气。村民自编自导自演,内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满溢着乡村风情;二是扬喜气。村民既当演员又当观众,走上舞台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艺,增添了节日喜庆氛围;三是连乡情。一些外出务工人员为了参加“村晚”纷纷赶回家乡。“村晚”不仅成为连接亲情乡情的桥梁和纽带,还成为交流致富信息的平台。

  衣食足而文化兴。在钱袋子鼓起来、环境美起来之后,农民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

  越来越“火”的“村晚”也告诉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富起来了,但精神需求不能“留白”,有关部门要将文化建设前置,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村晚”等文化活动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推进器。(记者 曹诚平文/图)

编辑: 王一凡
关键词: 村晚;乡村;春节;文化;江西

“村晚”为什么这样火? 已成部分乡村过年“标配”

除夕,全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央视春晚,已是多年来中国人过年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近年来,在我省许多乡村,由村民自办自导自演的乡村春节联欢会——“村晚”,也一年比一年“火”。这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村晚”,正成为乡村春节期间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