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秸秆之困急需要制度化解

2016-11-29 11:55:00来源:央广网江西频道

  今年,黑龙江省肇东市加大了对秸秆焚烧的整治力度,当地媒体甚至首次报道出了有村民因为烧秸秆而被拘留的新闻。一位因烧秸秆而被拘留的村民的家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想不明白这个秸秆要是不烧,能怎么办?”(《工人日报》)

  因为焚烧秸秆被拘留,这种处罚显示出地方对治理和打击焚烧秸秆的决心,可是这种依靠拘留来杜绝焚烧秸秆的行为,实在不是一种最佳选择,也不能起到杜绝的效果,因此,拘留焚烧秸秆者只不过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焚烧秸秆不仅导致环境污染,存在火灾隐患,也造成资源浪费,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认识,可是每年收获季节,一些地方就草木皆兵,基层干部严防死守,对焚烧秸秆保持高压态势,但是每年仍然会重复上演焚烧秸秆狼烟遍地的场景。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如何杜绝焚烧秸秆的行为,不能不让人思考和追问。

  首先为何会出现焚烧秸秆的行为。秸秆作为一种农业废料,一旦收割结束,就意味着失去了价值,每年收割,都有大量的秸秆堆积在田间,对于这些秸秆,农民也探索了各种消化途径,比如,采用秸秆还田技术,将秸秆深埋地下,就地消化,可是这种方法,容易对种子成长造成危害,还影响着土壤质量。就地消化不行,又没有更好的出路,秸秆被焚烧就成为唯一的解决途径。这种方法不仅省工省时,只需要一根火柴,基本不需要任何成本,成为一些地方惯用的解决方法,这就导致了秸秆焚烧行为的发生。可是这种方法解决了秸秆问题,却带来了环保问题,焚烧秸秆给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也存在着火灾隐患,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这就需要另辟蹊径,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

  可是秸秆回收循环利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虽然从技术层面讲,秸秆回收利用并不是技术难题,但是秸秆回收利用需要经过打包、收储、运输等程序,是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成本的。除了这些,秸秆回收设备的缺失也是制约秸秆回收利用的最大因素,一些也农民明白焚烧秸秆的坏处,也想将秸秆回收利用。然而,秸秆回收是需要借助机械设备区完成的,比如打包需要打包机,运输也需要交通工具,可是这些动辄需要几万十几万的投入,很多农民家庭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这就导致秸秆回收利用变得不现实。

  而且出售秸秆所的经济效益,远远低于付出的成本,远没有就地焚烧来的快捷和简单,因此,很多人宁愿就地焚烧,也不愿对秸秆进行打包运输。这就造成一些农民焚烧秸秆行为的产生。

  一方面是农民因为成本原因而拒绝对秸秆回收利用,另一方面却是市场上秸秆原料的紧缺,秸秆回收利用产业链条不顺畅,这就需要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搭建桥梁,打通关节,出台规定,建章立制,为秸秆循环利用开辟一条出路。比如可以采取财政补贴的措施,刺激秸秆回收利用,一方面可以对秸秆回收利用的农户进行补贴,另一方面可以对回收利用的企业进行补贴,以此来消解秸秆污染,这远比每年全民皆兵防秸秆焚烧要有效的多、理智的多、温和的多。

  秸秆不烧咋办,是农民的提问,对于这样问题,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用制度和行动来解答。(朱丹)

编辑: 王一凡
关键词:

焚烧秸秆之困急需要制度化解